参观黄花岗公园并赋诗
今年7月31日上午,我去广州黄花岗公园参观。 门上有孙中山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 两排青松相迎。 因高温我专走有荫凉之路,从左侧入,进入竹林。 全为粉单竹, 高大雄伟,白粉满身。 竹笋抜节很高,很粗。 公园小亭别具一格。 后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前拜祭,碑上有名字:(姓名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排序)
01.方声洞(福建闽侯)
02.李炳辉(广东肇庆)
03.李文楷(广东清远)
04.庞 雄(广东吴川)
05.陈更新(福建闽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06.杜凤书(广东南海)
07.韦统铃(广西平南)
08.林觉民(福建闽侯)
09.李德山(广西罗城)
10.饶国樑(四川大足)
11.饶辅廷(广东梅县)
12.林 文(福建闽侯)
13.林盛初(广西平南)
14.李 晚(广东东安)
15.周 华(广东南海)
16.冯超骧(福建南平)
17.秦 炳(四川广安)
18.陈与燊(福建闽侯)
19.李文甫(广东东莞)
20.宋玉琳(安徽怀远)
21.喻培伦(四川内江)
22.林尹民(福建闽侯)
23.李雁南(广东开平)
24.刘六符(福建连江)
25.徐佩旒(广东花县)
26.郭继枚(广东增城)
27.陈 春(广东南海)
28.韦荣初(广西平南)
29.徐应安(广东花县)
30.余东雄(广东南海)
31.韦统淮(广西平南)
32.马 侣(广东番禺)
33.罗仲霍(广东 惠州)
34.黄鹤鸣(广东南海)
35.陈可钧(福建闽侯)
36.刘元栋(福建闽侯)
37.韦树模(广西平南)
38.徐广滔(广东花县)
39.徐茂燎(广东花县)
40.江继复(广东花县)
41.劳 培(广东开平)
42.徐保生(广东花县)
43.徐容九(广东花县)
44.陈 潮(广东海丰)
45.卓秋元(福建连江)
46.黄忠炳(福建连江)
47.石德宽(安徽寿县)
48.林修明(广东蕉岭)
49.徐礼明(广东花县)
50.游 寿(广东南海)
51.徐松根(广东花县)
52.徐昭良(广东花县)
53.曾日全(广东花县)
54.徐廉辉(广东花县)
55.徐进炲(广东花县)
56.陈清畴(福建连江)
57.胡应升(福建连江)
58.王灿登(福建连江)
59.陈发炎(福建连江)
60.魏金龙(福建连江)
61.徐日培(广东花县)
62.徐临端(广东花县)
63.徐满凌(广东花县)
64.徐培添(广东花县)
65.徐熠成(广东花县)
66.陈文褒(广东大埔)
67.程 良(安徽怀远)
68.罗乃琳(福建连江)
69.罗 坤(广东南海)
70.林西惠(福建连江)
71.周 增(广东梅县)
72.张学龄(广东兴宁)
小结:
广东籍(41人):李炳辉、李文楷、庞 雄、杜凤书、饶辅廷、李 晚、周 华、李文甫、李雁南、徐佩旒、郭继枚、陈 春、徐应安、余东雄、马 侣、罗仲霍、黄鹤鸣、徐广滔、徐茂燎、江继复、劳 培、徐保生、徐容九、陈 潮、林修明、徐礼明、游 寿、徐松根、徐昭良、曾日全、徐廉辉、徐进炲、徐日培、徐临端、徐满凌、徐培添、徐熠成、陈文褒、罗 坤、周 增、张学龄。
福建籍(19人):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林 文、冯超骧、陈与燊、林尹民、刘六符、陈可钧、刘元栋、卓秋元、黄忠炳、陈清畴、胡应升、王灿登、陈发炎、魏金龙、罗乃琳、林西惠。
广西籍(6人):韦统铃、李德山、林盛初、韦荣初、韦统淮、韦树模。
四川籍(3人):饶国樑、秦 炳、喻培伦。
安徽籍(3人):宋玉琳、石德宽、程 良。
黄花岗起义其余十四位烈士名单:
01.徐国泰(江苏邳县)
02.华金元(江苏江宁)
03.阮德三(江苏丹徒)
04.陈甫仁(广东兴宁)
05.严确廷(广东归善)
06.罗 进(广东南海)
07.罗 干(广东南海)
08.罗 联(广东南海)
09.罗遇坤(广东南海)
10.张 潮(广东顺德)
11.陈 才(广东南海)
12.陈 福(广东南海)
13.李祖恩(广东翁源)
14.韦云卿(广西永淳)
小结:
广东籍(10人):陈甫仁、严确廷、罗 进、罗 干、罗 联、罗遇坤、张 潮、陈 才、陈 福、李祖恩。
江苏籍(3人):徐国泰、华金元、阮德三。
广西籍(1人):韦云卿。
黄花岗起义共有86位烈士殉难(合计,广东籍51人,福建籍19人,广西籍7人,四川籍3人,安徽籍3人,江苏籍3人),潘达微先生冒险收殓了72具遗骸,葬于红花岗。“红花岗”改名“黄花岗”,故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专家称,实际因起义殉难的人数逾百人,有的在辗转途中,有的在事后。
黄花岗起义一百年了,年代好像很久远,但烈士精神不死,烈士英名永存!
林觉民排第八,(与妻书)孤篇成绝唱 。此碑由林森立。 此外还有其名人士之墓。 最应赞为潘达徽,此人收72具尸体,以济善堂名誉葬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 此人死后也埋黄花岗左侧,永伴烈士。因天气太热,我们离开了。临别留诗一首:
竹松青翠气冲天,烈士英灵此处眠。
后学观之生敬意,浩然一曲入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