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越中三日》系列之二一:东晋风流看兰亭

2016-07-18 06:24 作者:我是小民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二一、东晋风流看兰亭

从沈园出来接近九点半,因为十三点前我们必须赶回到苏州去,留给我们在绍兴的时间已经不足两个小时。

区区两个小时时间,我们还能看些什么?

绍兴值得去看的地方实在很多。毕竟“名士之乡”,光是名人故居就有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但绍兴还是“书法之乡”,我们决定去兰亭看一眼书圣王羲之,只看一眼。

兰亭位于绍兴西南的兰渚山下,相去大约三十华里。兰亭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驿亭,汉代设置,因为勾践曾在此置兰,故而得名。

历史上的秦汉时期,在驿道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这便是驿亭的起源。官府还每亭设置亭长一人专门负责对驿亭的管理,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做过泗水亭的亭长。驿亭后来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大的方便,后来又在五里处设置驿亭,遂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之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天下的驿亭何其多也!

但是多少驿站、驿亭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里,再不被人们记起。而小小的兰亭却深深的刻在了历史的书页上,被人们传诵至今并将被永远铭记!

历史记住了兰亭,是因为一个人的名字,王羲之;因为一个故事,曲水流觞;因为王羲之写过的一张字,《兰亭集序》。

将近一千七百年前的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一干文人雅士、名流贤达在兰亭聚会。诸人列坐在曲水岸边,喝酒吟诗,规则是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顺水流漂行,靠近谁停下谁就赋诗一首,作不出诗就罚酒一杯。这确实是一个好创意,尽显魏晋名士风流。王羲之将这次聚会所得诗歌编辑成集并自写序文,这就是《兰亭集序》。令王羲之本人都始料未及的是,《兰亭集序》的最大价值不在诗序,而在书法。传说《兰亭集序》是王羲之酒兴浓时疾书而成,通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书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表现了王羲之书法的最高境界,为历代书家推为“天下第一行书”。

相关王羲之书法的故事想必知者甚众,但王羲之“相亲”的故事恐怕是少有人知的。《世语新说•雅量》讲了一个故事:郗太傅(郗鉴)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逸少即王羲之,女婿称作“东床”便自王羲之始。

历史充分证明郗鉴真是好眼力,于“王家诸郎”中慧眼选中袒腹卧东床的王羲之做女婿。那么,郗鉴到底看中的王羲之的什么呢?不是别的,正是王羲之身上自有的狂放不羁、率真洒脱的名士范儿。

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专有名词“魏晋风流”。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其构成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其外在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后期代表人物为以王谢世家子弟为主体的兰亭名士。

东晋风流看兰亭,兰亭风流看羲之。

车正行进间,道旁现一指示牌:徐渭墓。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天池生、田水月等,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文韬武略,冠绝一时,被誉为“英才天纵”、“有明一代才人”、“江南第一军师”。徐渭工书善画精诗词擅传奇,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受后人敬仰,连一向自视甚高的郑板桥都曾私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

如果不是时间关系,我是一定要去徐渭墓凭吊一下的。一来徐渭是我的真正“本家”,二来徐渭是我正在创作中的长篇《醉袖落花》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田水月。可时间确实不允许中途停留,真的好生遗憾。

时间给我带来遗憾不能谒访徐渭墓,不过这个遗憾几分钟后就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弥补。来到兰亭景区门外,小广场上竖着两块巨大的宣传牌,其中一块写着不下一米见方的“徐渭”两字,近前细看,方知是第三十二届兰亭书法节的宣传牌,书法节的主题是“跟着徐渭看书法”。这就是缘!我不再遗憾,欣欣然跟“徐渭”两字合了个影。

兰亭景区规模不大,但古朴典雅,文化含量极其丰富,它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可是,可是我没有时间进到园子里去一睹它们的芳容了。

好在广场一隅有“曲水流觞”情景雕塑可供观赏,但见“曲水”两岸,一众宽袍广袖的“名士”或袒腹醉卧,或展卷沉思,或倾杯畅饮,或捻须吟哦,或欣然命笔,或悠然抚琴,各具情态,形神俱肖,生动地再现了当日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盛景。

景区管理处坐落在万竿修竹的掩映之中,门外有甬道通往竹林深处,沿着甬道往里走,环境愈显清幽、空气愈觉清新。妻子不由感叹道:“这里真好,能在这里过一辈子该多好!”我一笑:“你要求也太低了,这才到哪里啊,好地方还在前头呢!”说话间走不的了,路给铁丝网围栏挡住了。

我们没有马上回头,围栏能挡住我的躯体,但挡不住我的眼睛,更挡不住我的神思。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的更好:“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此时的我身子不是自由的,眼睛却是自由的,神思更是自由的。我的神思已经穿过时空来到了一千七百年前的曲水流觞亭旁,在亭旁我看到了王羲之们饮酒作诗的豪放洒脱,看到了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顾盼生情,看到了崇山峻岭叠嶂绝巘的五色交辉,看到了千岩竞秀百峰叠彩的生动绚烂……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两句,这时候记起来,显然与妻子心有戚戚焉了。

却又想起女儿要在山上买地建房要我退休后居住的那番话来,当时我笑她异想天开,认为既不可能也不可行,现在却对她的异想天开憧憬向往起来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渊明式的超然生活态度,活着能与山水为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活出个率真性情、轻松心态,死了就托体山阿眠在青山绿水旁,于生于死都是多么快意浪漫的事!

但是,真正能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当今社会又能有几人呢?“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太多的人是只顾“望峰”却不“息心”,一味“瞻前”从不“顾后”,“得意”之后还要“再往”,贪心不足、欲望无边,到头来落得名利两空、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人间正道是沧桑。

努力做好自己,走好人生每一步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求名士之虚名,但求名士之风骨——是真名士自风流!

在兰亭景区门外竹林间的甬道上盘桓了约莫半小时,我们踏上归程,向后轻轻地挥手,作别兰渚山下的兰亭,作别兰渚山上的云彩。

结尾

三天越中之行,真是来去匆匆,没有能够去到更多的地方,去到的地方也没来得及细看。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妻子说这一趟让她知道了很多很多,女儿也多次感叹“收获真大”,至于我的收获,花去我整整半个月时间完成的这篇文章算是其中之一吧。

当然还有这样的一个结尾: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016年7月10日深,花地乌山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2660/

《越中三日》系列之二一:东晋风流看兰亭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