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或揭谛(二)
(二)
“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耶稣说,
“天国将是他们的。”“灵里贫穷”
是什么意思?没有内在的负累,
没有认同。不认同于任何事物,
也不认同于任何让他们有自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感的心理概念。“天国”又是什么
呢?就是当你放下认同而成为“
灵里贫穷”的人时,你会有的那
个简单但是深远的本体的喜悦 。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以上所引,是德国灵修导师托尔的
作品中最灵性的文字。透过托尔的
文字,东西方的智慧仿佛圆融无碍。
比如淮南子“独而脱俗”的观念视角,
与托尔“放下认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独立,无疑是人性高贵的天然品质。
独立,无疑是放下认同的灵性气质。
而社会或世俗,总要认同,再认同。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民族
心理上予以排斥。所谓别跟别人不
一样,从心理行为和现实考量等方
面,规定一个人的可能走向。而且
此等习气积重难返,攀比性日益凸
显,已严重危害或阻碍人性的健全。
时至今日,读到托尔“灵里贫穷的人
有福了”,宛若灵性突然开启般受用。
重拾先师的灵视,也印证了脱俗即放
下外在的认同,可见独立的词源竟如
此深远,如此美好啊。最温暖的方式,
不一样的魅力,莫过于能把别人的眼
光,尤其是价值观,像衣服般除了,
悄悄晾在一边,无伤灵性充盈的
庭院,或心灵解放的场域。此刻,
本体的喜悦,仿佛是美的初始。
2016年7月1日于永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