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庭教育之浅析

2016-05-31 09:30 作者:香袭布衣  | 1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于每个家庭来说 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相对于老无所依的农村人而言,一个孩子教育的成败甚至决定了自己后半生的幸福与否,我想每一个走近生活的成人都会有这样体会和感慨,绝不是骇人听闻!

清早间,年近六十岁却依旧每天干着泥水匠劳作的本家哥哥,打来电话,亲自去探看后回来的我沮丧万分,素来有能人之称的我,却无法劝说和平和哥哥与其儿子之间的不可理喻般的争吵,缺少了沟通和敬畏的年轻人我是不屑于理论的,尽管我不是落伍的人,一个被父母千辛万苦供其上大学,以及娶妻生子后的今天,公然质问父亲能干些什么,而争执的缘由只是因为父亲在为其铺地砖过程数说几句而已,书读到这个份子,用老陕的话说, 白糟蹋咧!我气的拂袖而去,留给哥哥一句险些让他伤心欲绝的话,子不教父之过了,打小就没教育好。究其缘由,家庭教育的缺失,不懂得感恩,不知晓礼仪,缺乏敬畏!

六零和七零后的两代人,尽管历经了缺衣少食的艰辛岁月,但大多因为亲身体验过农村劳作的重负,每日目睹着父辈们披星戴月的 辛勤劳累,所以懂得一丝一缕之来之不易,对父母的敬佩和感恩之心于骨子里早早植根发芽,长大后的今天,每每看到亲人们依旧忙碌的身影,和岁月雕刻如沟沟壑壑的脸庞,我们噙满泪水!贫穷年代里的我们接受的是依旧传统的封建礼教,出门按辈分称呼大人,进门和父母一一打招呼,双手给客人递茶,兄弟姐妹和谐相处一室,我尽管是辈辈单传的独苗,却在祖母同出一撤的教育理念里熏陶成一个受人称赞的人,众多像我一样成长经历的人,而今都因为我们父辈们的这一种家庭教育理念受益终生,因为我们具备了坚韧,仁,敬畏以及感恩的精神和情怀,所以我们足以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与所有的人和谐相处!

苟不教,性乃迁。孩童时期是培养和形成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期,而今由于时代的急进化和家长的攀比心理,却美名其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各种形式的艺术培养,教育灌输,却唯独遗失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将家长自己置身于事外。岂不知孩子所有的言谈举止都来此于家长本身的潜移默化,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也无不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只注重学知教育而忽视其品德以及性格培养教育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君不见,多少寒门子弟从小立志,辛苦打拼一朝鲜衣怒马,完了却道德尽失身陷牢笼,为何?没有一个健康的成长心理和一个优秀的品格,缺乏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类本性的认知,人活着,更多的是为了创造和留下些什么,而绝不是贪婪的占有。

当下的教育是不敢苟同的,但我们却都纠结和深陷其中,制度是我等俗人无法改变的,所唯一能做得就是多留点时间,尽量的多陪陪孩子,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为,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去赢得孩子们的认同和敬爱,而不是一味的娇惯和单一物质的供养。孩子终将是要走进社会的,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和学识也将决定孩子的人生成败,社会里是不会有人惯着他,一味地疼着他,我们无权代替孩子们的生活 ,毕竟世界终将是他们的!

言已至此,也许会有人发问,布衣你高谈阔论的的,自己做得如何。我三十得子,因为先前第一个孩子的离世,所以倾于了孩子更甚于常人的爱,但从不娇惯,每花一分钱都必须跟大人打招呼,所有的食品从小就让他分享给同伴,我用足够的耐心陪孩子做游戏,讲解动画片,一次不拉的参加学校里的每一次活动,无论考试成绩的得失,都是留下,孩子永远相信你行的鼓励,每一个闲暇的时间里除了阅读和写文字,坚决不玩游戏和手机,父子两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床头永远有一本没看完的书!我虽然不成功,但我欣慰儿子的优秀。一次在饭馆里吃饭,邻座的人都惊奇而今居然还有如此懂礼仪的孩子,第一碗饭菜自然而然的递给了父母,而于我们而言早已成了习惯。在我们偶尔忙的时候,这个可爱的小帅哥就自觉地去收拾洗涮,他会在假期里去帮我干活,他在巷道里玩耍时依旧会记起给田里劳作的父母送去水喝。习惯是养成的,物质的丰裕绝不是娇惯的理由,更不可以忽视家庭教育的责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无意于自夸 ,更不敢自诩自己的观点有多么的博大,只是痛心于哥哥今天的遭遇,寥寥数语,希望与更多的人父人母探讨我们作为家长的责任,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学的自强自立,懂得仁爱和爱人,知道感恩,学的做一个受人赞赏和尊重的人,我想也只有如此熏陶下成长大的孩子,一定将会更好地关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温情的世界!

香袭布衣 2016年5月30日有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2539/

家庭教育之浅析的评论 (共 1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