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归隐与清醒

2016-05-24 11:04 作者:陈宣章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闲话归隐与清醒

陈宣章

宋•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二首(其二)》:“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从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诗意:夏季的南风吹动了原上的各种野草,就在那草木丛深之处可见到那小小的茅舍。近处麦田那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在微风中摆动时像小孩子那样摇头晃脑娇憨可;而桑树上的叶子正长得肥壮可供蚕吃饱。对于农家来说,他们仍盼望的是当年的收成如何,为能有个丰收年而高兴,至于田园美景和时节的美好他们是无暇顾及的。诗的最后四句诗人以议论的方式发出了历尽沧桑的感慨:我既然看到归隐田园是这么令人神往,然而我自个知道归隐得太晚了,当身体强健之时就应该隐退的,可是看看现在,岁月蹉跎,自己已经衰老了。

许多著名唐宋诗词的主题是归隐。为什么呢?现在,有些人提出“远离政治”,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写许多文章。欧阳修等人之所以能够归隐,因为已经有归隐的经济条件,所以“归隐田园是这么令人神往”。如果他归隐后必须自食其力去劳动,那么他还要继续做官。

政治是上层建筑,基础是经济利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私有制出现后,人就分为不同的阶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但是,他的经济利益必然融合于阶级利益之中,除非他背叛了原来的阶级。所以,你想“远离政治”,而政治每天每事都粘着你。你的言行何时离开过政治?“及时行乐”、“旅游快乐”、“保健第一”、“理财首要”……不管什么思想言行,何不打上阶级烙印。承认与否,都一样。问题是:只要在社会法律允许范围内,就不会出大问题。这就需要头脑清醒。

我有个高中同学匡**,高中就入党,考入北京航空学院是学生会主席。后为“北航红旗”头头之一,但是他头脑清醒,中央文革叫“北航红旗”做的事情,他认为不对的(例如批斗彭德怀等等),他就溜之大吉。后来,“北航红旗”韩爱晶被判刑,而匡**却没有事,毕业时为副厅级干部。匡**与我一起到长征医院体检,但没有合格,否则他就是海医62学生,而且是唯一的党员青年学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已经年过古稀,回忆以前的事情,当时以为“正确”的,现在大多是“错误”的。那么,现在以为“正确”的,将来会不会是“错误”的呢?这就需要头脑清醒,这就需要前瞻性目光,这就需要辩证唯物主义。我说“聪明与糊涂”应该改成“清醒与糊涂”,原因就在此。聪明人不一定清醒!毛泽东《论持久战》就是头脑清醒、前瞻性目光、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典型。

头脑清醒者必须:1.学习马列。2.不为私利。3.不随大流。4.不入帮派。我从1963年初研究马列主义至今,一直坚持这四条。

现今,网上文章极多,那些是“正确”的呢?不要“各取所需”,需要头脑清醒,需要前瞻性目光,需要辩证唯物主义。2016.5.24.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1142/

闲话归隐与清醒的评论 (共 11 条)

  • 雪灵
  • 歪才(卢凤山)
  • 清淡如水
  • 心静如水
  • 梵
  • 襄阳游子
  • 雨袂独舞
  • 夏之菲雪
  • 诗露花雨
  • 剑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