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陶辛圩“井田制”水系的传说

2016-05-06 16:14 作者:万山红遍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芜湖县陶辛镇距芜湖市区约20公里处,位于芜湖县中南部,紧邻长江支流青弋江、漳河,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拥有水产养殖水面3.1万亩。青弋江蜿蜒而过,境内沟渠纵横,碧水环绕,构成了颇具特色的“陶辛水韵”景区。1999年"陶辛水韵"被评为芜湖市新十景之一,2007年获批为国家AAA旅游景区、全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008年获批全省最佳旅游乡镇,是安徽省旅游协会景区会员单位。自2002年以来,景区每年举办以龙舟表演为主要内容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是芜湖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芜湖市青少年文化活动基地,芜湖市少先队体验教育基地。

凡来过陶辛的人,都欣赏陶辛水韵的迷人景观。每到盛,这里到处呈现出千万朵荷花盛开的水乡特有的美丽景像,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一片片绿绿的水,蓝蓝的天,原生态的沟沟坎坎,郁郁葱葱的树木,遍地花草葱绿,还有清得可见底的沟渠塘坝。泛舟陶辛水乡,树木掩映,碧波荡漾,荷叶田田,浮鸥嬉戏,大自然的清新与质朴,令人陶醉不已。香湖岛公园是圩内的主要景点之一。香荷亭、垂钓亭、强陶亭、醉翁亭、九曲长桥和香湖宾馆,为万亩水系的自然美又平添了古朴、典雅的韵。景区内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引种国内数10种精品荷花。入夏以来千亩水面莲叶接天,荷花映日,使“陶辛水韵”更添异彩,吸引远道游客纷至沓来。

勤劳朴实的陶辛人民创造了悠久的文化历史,引来了不少名人雅士,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传说和古地名。如李白赠别汪伦游历青弋江醒酒小憩的“清凉渡”,周瑜夫人小乔隐居的“香湖岛”,李自成藏兵的“闯王沟”,张果老点化的“果老坝”,以及“灵龟墩”、“唐王渡”、“谈文渡”、“和尚桥”、“牌坊村”等。特别是水乡人民喜的龙舟竞赛,如今已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每逢赛事,岸边万人云集,水上锣鼓震天,构成了陶辛水韵的又一景观。现已建成香湖岛度假区、宗潭游乐园、中湖生态园、精品荷园、水韵美食村、老芮木榨油坊、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基地、水韵广场、苗木花卉园、三太果蔬园、胡氏宗祠等景点。景区集观光、休闲、娱乐、美食和水乡“迷宫”融为一体。这里,除了那高雅素洁的荷花和柔美的水乡风景之外,那丰富的人文内蕴,更为它增添了美色。

陶辛,素以“水”著称。走近陶辛,到处可见水,那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沟渠,随着视线蜿蜓延伸,使人感到水随人意,人随水流,仿佛置身于里水乡的家园。在陶辛33.2平方公里面积内,二分陆地一分水,随你站在哪里放眼望去,一条条沟渠恰似嫁女身上的彩带,撩人眼目又韵味无穷。圩内沟渠四通八达,过去人们上街下店、生产生活、运送货物、或者出行都是以船作为运输交通工具,可谓是“咫尺往来、皆须舟楫”。这就是江南远近闻名的陶辛圩。

陶辛圩内被称为“井田制”的十纵十横的万亩古水系,是相互贯通,相互依托的主要排灌沟渠,圩内现有排涝站4座,装机11台/1380KW,可有效排除圩内涝渍,可确保圩内普降大到暴200mm/天不涝,有引水斗门2座,如果圩内沟渠水质不好,水环境变差,水污染严重,丰水季节可以通过清凉渡斗门将青弋江河水引水到圩内,再通过塘斗排涝站排出污染水到青弋江,来进行换水调节;枯水季节可以通过黄潭站将青弋江分洪道内水源开闸放水到圩内,再由清凉渡斗门开闸放水到青弋江干流。这样换水可增强水体流动贯通,可有效调节圩内水环境、水污染,改善水质。水乡的美丽风景,一片片绿绿的水,蓝蓝的天,原生态的沟沟坎坎,郁郁葱葱的树木,遍地花草葱绿,还有清得可见底的沟渠塘坝。只要,伸手进去,就会摸到一串夏日时青蛙产下的卵,就可以捧到清澈见底无污染的水喝,每家每户的生活用水都是来自我们身边的沟渠塘坝,那时候的沟沟塘塘都是全自然生态的水。

陶辛圩“井田制”水系是罕见的古代人工开挖的水利工程,至今万亩古水系仍然保存完好,素有千年不破铁圩之称号,且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置身其境,犹入迷宫,故也有水乡迷宫之说,实为江南又一奇观。多年来,被人们世代相传的“井田制”的十横十纵、犹如水上“迷宫”、类似“八卦阵”型、至今保存完好的古代水利工程的动人传说,吸引着游客探个究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据芜湖《县志圩务》记载,我县一些老圩口多围垦于宋代。因北宋末年,金兵不断侵犯中原,中原地区百姓不堪忍受战争苦难,被迫纷纷举家迁至江南定居。为急于解决吃穿住等温饱问题,同时为满足南宋朝廷的奢侈费用及南迁的皇亲国戚、文武官员占有大量土地的要求,朝廷多次诏令朱臣招顾农民围圩造田。

筑于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的陶辛圩,是芜湖东南的陶辛、易太、政和、行四大官圩中质量最考究和最有特色的一个圩。圩坝宽五六丈、高一丈余、长1300余里,坝基十分宽厚;坝外有缓坡,堤上种杨柳,堤下种芦苇,起着加固堤防的作用。坝内面积33.2平方公里,有良田3028.66公顷,以100亩为一方格,四周有小沟环绕,每四方为一区间,四周有大沟为界,水面达亩。圩内自然村落依田傍水,以八卦型水道为交通,星罗棋布,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处处荷花恣意绽放,时时鹭尽情漫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未遭受过旱涝灾害的陶辛人,常自豪地说陶辛是“铁圩”,是聚宝盆,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曾为历史上的“四大米市”之首芜湖的发展助有一臂之力。

说起陶辛圩,在当地百姓中有这样的传说:北宋年间,东晋时期田园诗派诗人陶渊明的后裔——人称“活鲁班”的陶木匠,秉承先志“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的祖训,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江西山区举家迁居到这片水泽丰饶的土地。陶木匠不但有一手好木匠活,还深谙天文地理。陶辛圩原是青弋江下游的一片滩涂泽地,十年九涝,每逢梅雨季节,洪水泛滥,村民饱受困扰。来到这里后,陶木匠决心改变这一状况,费尽心机率领众乡亲一起筑堤围堰。他起早贪黑,徒步视察了周边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地形地貌,甚至自备干粮跑到数十里外的万春圩察看圩堤构造。回来后,他精心构图,几易其稿,更改建圩设想,力求使设计尽量从本地水域和地理特征出发,以求更合理更适用,并按井田模式开凿水渠,力争构建一方堤防坚固、水系发达、适宜人居的家园。图纸敲定后,他立即率领群众兴修圩堤、开挖水渠,终于建成了“井”字形、十纵十横、呈八卦状分布的沟渠百余公里,且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纵横交错,沟宽20至40米不等,水深3至4米,地高程在7至8米之间,南高北低的古代罕见的,可灌溉万亩良田的人工开挖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代水利工程,素有水上“迷宫”之称,实为江南一大奇观。

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水利工程建成后,陶木匠的身影也消失了,人们四处打探也难觅踪影。村民自发地划着木舟在他率众开凿的沟渠里寻找,却如入“迷宫”身陷“八卦阵”,每每见到前面须发皆白的陶木匠“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身影,待到近前却又不见了。有人记得圩口刚完工时曾见到陶木匠最后一面:发落齿摇,面目苍老。人们猜测,陶木匠是不想让乡亲们见到他憔悴衰老的面容,所以隐居起来了。后来,有人在那沟渠交错的圩田中迷路了,忽然发现不远拐角处出现了白发苍苍的陶木匠身影,只见他掏出亮晶晶的“心”举过头顶给村民指明方向。后来每当人们划着小船进入“迷宫”迷路时,只要喊着“陶公”的名字,眼前就会闪出一盏透亮的指路明灯。人们为纪念这位为百姓辛劳一生,无私奉献,带领大家建设圩田并“掏心”为民的陶公,就把这座圩口取名为“陶辛圩”。

江南这一宏伟水利工程的胜利建成,人们不能不联想到为构筑“井田制”水利工程做出贡献的丁、麻、耿、顾四大家族。北宋大观二年,丁、麻、耿、顾四大家族南迁至陶辛后,积极响应陶木匠围垦造田的号召,发动各自家族的所以人员,开始围湖造田。四大家族为首四人,丁阁老家住七房丁墩,其子丁世陶;麻家叫麻雄辛,住陡麻麻墩村;耿家叫耿直飞,住沙墩耿坝;顾家叫顾勇才,住在七房顾村。为首的这四人聪明能干,垦围同心协力。他们召集各姓家族讨论落实开垦方案,推丁、麻为首,其他两人辅助,并决定依家族大小划分土地,先开主沟,十字沟从南到北为主沟,奚村小塘至老村董村,从西到东黄谭至清凉渡。大约以一百亩为一方,每四方为一区域叫“坝”。所有“坝”均按“井田式”开凿水渠,十纵十横,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终于建成可灌溉万亩良田的水系。四大家族为围垦造田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为何现在陶辛只有姓顾的,其余三姓(丁、麻、耿)没有后人呢?听老人传说,自明永初(1430年)东坝建成后,经常被洪水淹没。据《芜湖县志》载:历史上曾发生两次最严重洪水,一是“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圩岸冲决庐含倾毁,舟行陆地,河鱼入市”;二是“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圩破尽,平地水深丈余,米价腾贵,民多饥死”。据说这三姓在陶辛就没有踪影,是逃往外地,还是在洪水中全部被淹死?谁也说不准。后来生存下来的只有顾姓一族,住顾村,现在人口不足百人。

陶木匠率众修建的陶辛圩,经受住了历次洪水的考验。据王象之的《兴地纪胜》一书所述,陶辛、政和、行春三个圩的周长共达145里。到了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这些圩田都曾重修并扩大过,宋宗隆兴二年(1164年)实核其周长为290余里(见马端临《文献通考》)。据传圩田重修工程完成四年后,长江下游闹过一次很大的水灾,江南的宣州、宣城、池洲、贵池等地约有大小一千多个圩田惨遭淹没,唯有万春圩、陶辛圩屹立无恙,同时屏障了附近的一些小圩。

水环境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的历史时期,陶辛镇党委、政府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以“三水共治”工作为重点,认真执行黑臭堵塞河道整治“五年规划,逐年实施”的方案,以全国“水利风景镇”模式和多元化长效管理理念,着力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让农村水环境治理步入“新常态”。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引种国内数十种精品荷花。使千亩水面莲叶接天,荷花映日,让陶辛水韵更添异彩。(奚家凤、承良学等口述,万汝滨整理)

2016年4月30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6648/

陶辛圩“井田制”水系的传说的评论 (共 6 条)

  • 心静如水
  • 春暖花开
  • 襄阳游子
  • 雨袂独舞
    雨袂独舞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问好!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水环境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