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有冬藏之说

2016-04-28 09:10 作者:冰是睡着了的水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偶听有藏之说,我查遍手头词典,总结冬藏释义有三:一是冬季农家将收割的庄稼储藏起来;二是指某些类和兽类冬季迁徙或蛰伏;三是指养生之道,即长秋敛冬藏。

出生在冬季的我对冬藏小有体会,素有感情。小时候,看着乡亲父老春夏秋三季都忙于生产和生活,非常辛劳。每逢三夏农忙季节,还要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干活。只有到了冬季,把收获的晒干播净的庄稼装进袋里,看着一年的生产没有白费,全年的生活有了保障,才算真正松了一口气,于是进入冬季休闲。

当时在农村,每逢三夏农忙季节,学生都要放半个月的忙假,和大人一样忙的不亦乐乎。只有到了天才能休息,而到了冬季才能真正过上礼拜天,像城里的孩子玩上一天,在室外享受冬日的暖阳。玩耍之后或帮父母做做家务,或看看《水浒传》等闲书,听听《三国演义》、《杨家将》等评书联播。那时课本很简单,作业也很少,常常在学校自习时就完成了作业,因此课外的确看了不少图书,正是这些课外图书的积累,才使我打下比较扎实的功底,为以后高考和培养写作兴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冬季来临之前,常常看到人字形的雁群飞往南方,我那时很是羡慕大雁的自由自在,心想我们人类何时才能像大雁那样飞往温暖的南方。那时还不懂鸟兽的冬迁或蛰伏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植被保护等原因,冬季里鸟类的南迁在减少,可农药的使用,也让一些稀有的鸟类绝种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禅诗概括了四季的特色,而最后两句我以为便是针对冬季而言的,只有入冬才能无闲事挂心头,也才算得上人间好时节。所以说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养生之道。一年四季从春忙到夏,从夏忙到秋,有劳有逸,最后一个季节正好是冬闲,此时正像万物冬蛰一样,人类也应该养精蓄锐,缓解一年的劳累疲乏,养一养耗费殆尽的精气神,为来年的生产和生活积累资本。

古人对冬藏早有清醒的认识,《黄帝内经.冬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老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当然我们现代人特别是在职者,不可能当宅男宅女。相对春夏秋而言,冬季尽量少外出,比如礼拜天或逢年过节,多在室内活动,除干家务、看电视、上网外,我以为多看看图书是不错的养生之道。“雪闭门读禁书”曾是古人的嗜好,我们何不继承古代圣贤的传统,正像四季读书歌中所言:冬读书,休闲忙,看经典,细思量;挂角负薪效李密,囊萤映雪学孙康。我们的条件比古人好多了,读书既能汲取知识,还能修身养性,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写于2013-2-:15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4739/

古有冬藏之说的评论 (共 11 条)

  • 襄阳游子
  • 雪灵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淡了红颜
  • 潇潇
  • 沧海一笑
  • 风致嫣然
  • 成飞烟
  • 王平如是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