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节日腐败还要守住日常“红线”
“五一”小长假和端午节来临之际,针对高压态势下一些党政官员躲进“青纱帐”、穿上“隐身衣”、变相搞“四风”问题,河北省纪委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紧盯节日易发多发问题,深入研究“四风”问题新动向新变种,采取有效对策严查深究。(4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按照惯例,“五一”小长假不仅是旅游旺季,也是腐败高发期,假借节日之名,收送“红包”成为一种“潜规则”。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深入,在“零容忍”决心之下,以及对“红包”的特殊监督,令节日这股请客送礼风气得到有效遏制。
但事实也证明,多数人都不愿做的事,仍然有少数人不怕事,要顶风行事。“红包”腐败查得紧、抓得严,大家都知收敛,及时收手,但仍有人不怕事,要铤而走险。因而,几乎节日之中,都有被查的“四风”行为见诸报端。其实这也很正常,“四风”由来已久,岂是一纸禁令就能解决的事?
如今,节日“四风”更加隐蔽,收受“红包”也用上了互联网,借快递、物流进行中转,真是做到人不知、鬼不觉。这也倒逼监督部门视线转弯,不能再走老“路线”,要紧盯转入郊区农家院、城区居民楼、机关和企业食堂大吃大喝,利用职权免费参观游览。
一方面,要继续打“预防针”,打招呼在前,做到提前教育、提前警示。要不断重申禁令,要求坚决禁止公款旅游,利用职权免费游览参观;坚决禁止用公款购买粽子、购物卡、有价证券等;坚决禁止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坚决禁止出入私人会所,组织隐秘聚会;坚决禁止公车私用,违反公车封存停驶规定等等。对于顽固不听劝告的干部,理应毫不犹豫进行查处。
同时,还要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群众反映的“四风”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受理,快速组织核查。完善问题线索登记、跟踪督办、抽查复查等制度,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不给“四风”留下可乘之机。(勇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