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晋祠游记

2016-04-19 14:42 作者:诺亚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最近闲来无事,应老友之邀前往山西玩耍,恰逢一场,清晨起来晴空万里,一碧如洗。

于是两人决定前往晋祠一游。这可是很早就去过的地方,今日前去,却是闲游,与往昔的匆匆自是不同。一路行来,絮絮叨叨,东拉西扯,分明是在叙旧,哪里有半点观赏风光的样子。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吧,走着走着,顿觉心里有些不畅起来,于是闲坐在难老泉畔休息一会儿,就一会儿。

老友是个老山西,当年硬是设法偷偷带了几瓶汾酒上了火车来重庆看我,因为他知道我喜欢饮酒。而实际老哥们儿都好这一口,酒逢知己千杯少,那样的情形才知道酒是人生中最美妙最快乐最惬意最幸福的味道。

汾酒清香,川酒醇香,黔酒酱香,各有各的风味,要慢慢品饮,细细回味才能领会此中韵味。

山西人,但凡一提,外面很多人都会想到阎老西,也就是阎锡山了,他可是地方军阀,一度统治山西整整38年之久的土皇帝。在山西人民心中,阎老西可是一个大大地英雄,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到的代言人。

阎锡山的一生,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三不朽”。立德,是坚守中国儒家传统道德;立功,是主动积极有所作为,努力建设山西,努力造福乡里;立言,在于言传身教,勤于思考,勤于著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要了解山西人,只需到晋祠,触碰着这山西人的根,你就会真正感悟和了解山西人。

这里想到阎老西,那是因为看见这晋祠游人穿梭如织繁华鼎盛的场景,这可是山西人一辈又一辈积淀下来的文化荫韵。而这文化荫韵的代表,正是这晋祠。

晋祠,最初是为纪念唐叔虞而修建的,坐落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翁山下,晋水由此发源,亦如同文化之源一般,三千年来“香火”一直未断绝。

唐叔虞,姬姓,周武王的老三,也就是周成王的小弟。周成王“桐叶封弟”于唐国,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地区。唐叔虞死后,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为纪念他,便在这风景秀丽的晋水旁边依山修建了供奉祠堂,名唤“唐叔虞祠”。后来燮父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从此山西这地儿,便简称为“晋”,这也才有后来的晋文化鼎盛。山西太原市在晋水之北,水北谓阳,所以古代太原名唤“晋阳”。其实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应该恢复这个名号。

晋祠内有一槐一柏,都是千年古木。

周柏,顾名思义,周王朝时期的柏树,位于圣母殿北侧,约有有2800多岁,树干粗壮,需数人合围。原先本有两株周柏,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倒掉只剩一株。这可是长生不息的象征,但凡来此的人没有不想触碰或祭拜的。可是却被木栅栏围着,只能站在旁边嘘叹一番。

晋祠内贞观宝翰厅有唐太宗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

唐槐,自然是唐朝时期的了,位于关帝庙内水镜台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之一,苍老的枝叶纵横四溢,生机勃勃,郁郁苍苍,是所有古槐中最繁茂的一颗。

北宋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王,大修晋祠,并为母后邑姜修建了规模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为国内所仅见。殿内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河的主要源头便是这两口泉眼,经年不息,水温17℃—20℃左右,清澈见底。

周柏唐槐、宋代圣母侍女彩塑与以及难老泉是晋祠的象征,誉为“晋祠三绝”,也是山西文化的象征。

晋祠公园依晋祠而建,也因晋祠而得名。东边高高矗立的牌坊,匾额蓝底金字,上书:晋祠胜境。这便算是公园的“大门”吧。

公园中散落着几匹骆驼和马,中有两块巨石并肩而立,前有一对铁狮子护着,巨石镌刻着当代施瑄的《太原赋》,洋洋洒洒将晋阳数千年历史啰啰嗦嗦地说了一遍,辞藻乏力,缺少了山西人的儒雅与豪迈的气势。

据说李世民和赵匡胤先后都在饮马泉饮过马,所以旁边有一组威风八面的塑像:马上三人,三人马下,分别是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恭、魏征、徐茂公、马周。李渊父子自此起兵,称王后定太原为唐朝北都,所以这组雕像又称“龙兴晋阳”。

如今这饮马泉,几近干涸,还有几许水沟的样子。雕像往北,有一亭,亭后有园,园门上题“伏龙园”,当年阎锡山在此常年居住,坐镇山西。

晋祠已经熏染上浓郁佛教香火味儿,“仙翁阁”又称红阁,上层供奉仙翁,下层奉菩萨,这是一种奇妙的组合。

你可知道这个仙翁到底是谁?就是那个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居然佛道同源归了,这也算是一种文化的交融吧。

雨花寺门口左右分别书写着“阿弥”、“陀佛”,硬生生把“阿弥陀佛”的名号分割开来念,这也算是一种滑稽吧。记得门脸上原来是李世民题联:

法鼓觉音扬,渐顿同开真宝义;

雨花空界满,人天共仰妙严身。

现在却改为:

不二色空,红尘即是清修地;

等观物我,欲海常思植善根。

这一改,显得很俗气,充满了现实欲火红尘味,明显的六根不净了。我与老友不甚嘘嘘。

进门照壁空着“佛”字,或许是暗示“空”的真义吧。进去便是大雄宝殿, 匾额悬挂清朝乾隆所书联:

法眼圆通,世出世间皆妙谛,

雨花严净,人非人等悉归宗。

乾隆皇帝太喜欢写诗显摆墨宝,诗词不咋地,墨迹的确也不错,耐看,感觉圆润通透。但这副对联的字到底是不是真迹,不好说,不好说。

大雄宝殿,为什么称为大雄?大雄是大英雄的简称,就是摄伏群魔的大英雄。

一般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身边一左一右分别是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两人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经常侍候在释迦牟尼身边。也有骑青狮文殊菩萨和骑白象普贤菩萨左右侍立的布局。

而大雄宝殿的背后则供养的是未来佛:“弥勒佛”。

常常还有一种布局:东方(左边)琉璃光佛(药师佛),中间释迦牟尼佛;西方(右边)阿弥陀佛。

另有一种布局:

中间供奉“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法绝对真理,表示佛法真谛遍一切处,佛法就是佛身。

左旁一尊供奉“报身佛”:卢舍那佛。代表证得绝对真理的最高智慧,表示光明遍照,证得佛法真谛,懂得自受法乐的智慧就是佛身。

右旁一尊供奉的是“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代表能仁寂默,随缘住世,教化众生和普渡众生,如是既是佛身。

上面布局称为“横三世佛”,还有一种布局称为“竖三世佛”,即:左边(东方)过去佛:迦叶佛(或者是燃灯佛);正中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右边(西方)未来佛:弥勒佛。

晋祠雨花寺大雄宝殿供奉的却不是释迦牟尼,而是释迦牟尼的师父燃灯佛祖,释迦牟尼供奉在偏殿一隅。这样的情形,晋祠雨花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寺庙中的对联不少: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

这是一种劝诫。

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朝亦拜夕亦拜施你为佳。

这更是借佛诙谐口吻演说“心想事成,有求必应”的妙趣。

只是很少人真心去领会佛法精妙之处,迷路人、名利客,善男信女们,看似乎什么什么都信,什么都拜,看似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犹豫之间半信半疑,实际内心中什么也不相信,甚至自信也没有。

晋祠中各路神仙、佛祖菩萨、关公老君等等在此,历代历朝文人墨客也在晋溪书院留下墨迹,实际这里就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各路神明一路磕头作揖拜下去,那得上千次吧,因为古今中外的神仙名人都在此供奉。虔诚祈祷或祈拜,实际是许下心愿,立下誓言,种下善根,从此善始而行,必将善终如愿。

晋祠的景点太多,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细细看来,每一个景点都值得大书特书。

山西人,就是晋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盛世唐朝就是晋人李世民开创的。如今海外的中国人居住的地方都叫“唐人街”,这也是文化积淀发酵的余韵熏香。

晋祠,其建筑艺术与人文艺术相互辉映,博大豪迈中富含细腻与温馨,包容万象而独树一帜。

晋祠之美,在山在水、在建筑、在人文。耿直刚烈、桀骜不驯的豪迈中彰显崇信重礼的算计与精明。

然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随着社会大气候的变迁,山西也并非是一块净土,成为塌方式的贪淫腐败的重灾区之一。

历史积淀,如果不能发酵熏香,那么就会腐烂变质。

不看也罢,两个老头儿手挽着手,一路走过,便回家继续喝酒去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2379/

晋祠游记的评论 (共 14 条)

  • 襄阳游子
  • 心静如水
  • 歪才(卢凤山)
  • 雨袂独舞
  • 春暖花开
  • 老夫子(熊自洲)
  • 潇潇
  • 沧海一笑
  • 白云飞
  • 夜班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晋祠,其建筑艺术与人文艺术相互辉映........
  • 王平如是说
    王平如是说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问候!
  • 折腾
    折腾 审核通过并说 热热热!夏天到了,你一定需要这个!http://www.boxiutianxia.com/post/qingliangzuodian.html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