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懂我,为我投下那颗心湖的石子》

2016-04-18 17:26 作者:面具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好读书不求甚解”与“读书无疑”这两句,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两句相比大家怎么看?

以前,读书看报总是不知不觉的就被书上和报上的事情和评论牵着走,从没有在看完、读完,把书报放在一边,然后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问题。所以自己也一直被所谓的大舆论洪流所裹挟,漂摇不定……这样,慢慢的每当自己为了心中那点所谓的“知识”而主动的制造话题来虚荣一番的时候,却总是发现原来事情的真相并不是自己口中的那样,反而每次自己却像个挑梁小丑一样在那里卖力的卖弄和争辩,每每想起都会禁不住哈哈的嘲笑自己一阵子,然后再傻傻的去弥补以往的无知和虚荣。

现在,随着自己慢慢的清醒和思考,总觉着还算没有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有时候,在网上也常看到不少被热度追捧或点赞无数的“大作”,也会忍不住跟着大家的脚步一起“洗礼受教”,像咱们散文网上余秋老师的文章等。但,看多了多少,思考多了,当然也会偶尔的小结一下,你会发现其中有好多“危险”,如果你不带着小心还是很容易受伤的。

我觉着,有时候写文章挺难的,因为自古文章就被牢牢的限制住了,被强制的分成了好多所谓的“文体”,感觉就像人的阶级层别一样,被一下子僵化了,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圈,让文章本身成了圈子里的死物。所有的文字,从出生就必须打下了阶层的烙印,必须对号入座,否则那就是“异类”,甚至被所谓的“知识界或权威界”判了死刑,夭折在了娘胎里,而如今更是各种有形无形的圈圈,将其层层捆住,就算到最后当你所剩无几的文字终于看到一丝光亮的时候,你又哪里知道,她刚刚又经过的那“千筛万选”……所以,当你看到一篇你喜欢的文章,或者那几许说出了你的心声的文字时,请您不要轻易的去点赞,因为您可能还不知道,那时她的艰辛和伤痕;因为,您的那个赤裸裸的“好”字,还远不能抚慰她的心伤,更难以真的走进作者的心里……

有时候,想想写文章还是挺简单的,看看二千多年前的“诸子百家们”,他们或高居于庙堂至上,或躬耕于农家村野,或大隐于名山古刹,或游走于六国之间……他们百家争鸣,各成一派,他们百花齐放,畅所欲言,他们用无尽的自由在自己的文字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观点,他们将自己朴素的灵魂美好的愿望,幻化成自由的经典,一起照亮了二千年前那片天空,那片天空下一部部经典如朝阳般璀璨夺目,让人在思想的盛宴中沐浴洗礼;也就是在那片天空下,一个个大师用无尽的身心自由和经典的真实撑起了我们华民族精神的脊梁……然而这样的思想盛宴从此却让中国人苦等了两千年……

“如果,你真的懂我,那请你投下心湖的石子;如果你只是看到了文字,我宁愿抹去你任何的痕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无论何时,何地,当你看到或别离一篇曾经值得让你用心去读的文字时,请您轻轻的道上一句,如果我懂你,我愿意投下那颗心湖的石子,去跟你一起呼唤那二千年前的辉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2266/

《懂我,为我投下那颗心湖的石子》的评论 (共 15 条)

  • 潇潇
  • 雨袂独舞
  • 潇湘妃子
  • 襄阳游子
  • 心静如水
  • 歪才(卢凤山)
  • 雪灵
  • 昆山
  • 春暖花开
  • GG
  • 释怀
  • 心灵深处
  • 冰狐
    冰狐 审核通过并说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曹孟德写《龟虽寿》,岳飞书《满江红》,二者如何品评?一副药方治不了百家病,众口难调,其实能读懂作者文章中表达意思的读者,就是难觅的知音了。好文!
  • 折腾
    折腾 审核通过并说 需要宣传工具么?关注我的微信公号 paya2016 正在送推广工具充值卡,真实宣传精准定位自动推广简单高效~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