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卫水文化】迟夫作品、迟夫现象研讨会

2016-04-15 01:30 作者:迟夫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卫水文化】迟夫作品、迟夫现象研讨会

2016年4月9日下午,迟夫作品研讨会在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文化站二楼才艺展示厅举行。研讨会由卫水文化沙龙发起并组织开展,王村镇卫水文化沙龙常务理事、镇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湘河主持,共计30人参加研讨。作为研讨资料,会场摆设了迟夫各类有代表性的代表作,供与会人员浏览阅读。这些作品中的一部分于4月6日莅临该镇的全市乡镇文化观摩会上曾向观摩团展示,这些作品绝大多数近年经网易博客卫水文化沙龙(WCZWXSL)或大河论坛、新乡论坛等其他网络平台发表、个别系首次公开。年过半百、扎根基层、有网络草根文学、“农民作家”之称的迟夫先生到会,就自己的作品、作品种类和创作过程、成长经历,向与会者作了介绍,并与大家互动探讨,倾听大家意见。不少与会者得知迟夫在写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吃惊之余,表示赞赏,并提出改进、提高性意见和建议。研讨会气氛郑重而热烈,发言踊跃,比预期的还好,获得圆满成功。一些阅历丰富、学识资深的与会同志认为:迟夫此人、及其类作,创作勤奋、认真,量大、面广,独居眼光,创作手法独特、灵活,语言幽默、雅俗共赏,写作速度快,弘扬正能量,接地气,基本上代表了一隅相当的写作水平。希望迟夫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相信迟夫会有更大作为。

作为迟夫多年来先后从事基层教育、新闻宣传、乡镇文化,近年尝试、且诸文种作品并驾齐驱的见证人、读者和受众——沙龙发起人之一牛科,常务理事尚明福、郭学志,迟夫母校市二十七中代表、沙龙常务理事刘清忠,迟夫家乡寺庄顶代表申东海、王治林、杨福音、杨复超前,鼓励指导迟夫从事教育和新闻采写的老领导代表刘真学,迟夫创作基地小里村代表尚勤海,镇机关干部代表、沙龙常务理事刘自领,农村干部代表、窑场村党支部书记刘树生,滤材公司代表路燕,镇文化站所在地牛村老乡牛春福、牛村小学生代表组等, 共计30人应邀出席研讨会。还有其他各类文化艺术界代表闻讯参加了余兴未尽的当日的后续研讨活动,纷纷称赞迟夫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创作精神和卫水文化沙龙举办研讨会的创举。卫水文化沙龙京剧好者郭银萍演唱了《家住安源》等,表示祝贺。

研讨会上,各界人士首先阅览了迟夫多年来工作内外所著微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词歌赋、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科幻报告文学、学术论文、摄影图片、民俗文化研究、考古等大量作品的部分代表作。随后,大家互相交换意见,轮流发表各自对作品、作者的评判。

乡镇级文化团体举办本土作品研讨会,其规格、形式尚不多见,开一隅先河。有鉴于此,卫水文化沙龙决定将一隅本土作品、学术研讨会,作为特色项目保留下来,适时举办,以促进本土系列文艺创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跟上时代脉搏。

李湘河主持词开门见山道:“今天是个好日子,上午刚刚参加了全国著名的新乡辉县籍书法家侯德昌先生的作品学术研讨会,下午又参加本乡本土、我等身边的文化之友、沙龙领事迟夫先生的作品研讨会。太行山下、卫河之滨,真乃是人杰地灵、文化丰厚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尚明福理事说:“迟夫此人、迟夫著述、迟夫现象,发生在王村镇辖区、发生在牧野大地,发生在新乡论坛、并一度引发争论、争鸣。值今看来、在我看来,乃是我地、我卫水文化沙龙之光荣。坦言‘做一个与劳动大众签约的作家’,土生土长、并非科班出身、并无任何一级这协那协协会员头衔,而却有此作为者、确有其实力和潜力可挖者,惟我迟夫老弟!不以位鄙,又把分内工作、事业,创造性地打造成省级一流、敢于走向全国者,亦只有迟夫老弟……人不可貌相,原来迟夫——就是杨观粮!”

郭学志理事说:“认识迟夫两三年,只知道他待人热心、自己工作勤奋还常常鼓励人上进,好写东西,我所在的寺庄顶小学,经全校师生的努力拼搏、经迟夫的跟踪报道,现在已是市区名校。除此之外,没想到他竟然能创作那么多好那么好的其他作品。可见其肚里有货、有干事的手足、有创业的脑筋,更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符合大众文化需求的理论和套路!希望迟夫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相信迟夫会有更大作为。”

刘清忠理事说:“迟夫不愧为在写作上有才华的我二十七中的高材生、我镇为群众文化服务的代表人物……他在把本职工作搞的很好很好之余,把作品发在网络平台,引领正能量,一分钱不挣,图得什么……”发言之际,刘老师激动地将赋诗吟哦给大家。大家听罢嫌不过瘾,要求刘老师板书于黑板之上:

去岁阳春今秋上,

有缘识得弟观粮。

观音点化金猴奋,

天竺咫尺真经扬。

轻托净瓶汲卫水,

漫摇仙柳润一方。

应悔与之相见晚,

虎虎生威落平阳。

对刘清忠老师的这首诗,迟夫步韵酬酢曰:

春风放胆于春上,

国人圆满囤粮。

金猴千钧棒又奋,

雄狮百万名复扬。

单桨敢劈南洋水,

双橹预备镇东方。

逢时岂恨生之晚?

龙仔腾跃映朝阳。

迟夫家乡寺庄顶代表、沙龙常务理事申东海说:“迟夫的成长,得益于他没有脱离老乡,尽管由于他曾经的新闻宣传事业见过省部级高级官员,但我知道,他有一颗平常心,他接触、他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和老百姓的事儿,所以他肚里才有货,所以他没有浮躁过,所以他才有所作为。他首先是寺庄顶的骄傲、是广大农民的骄子。他写出洋洋30万言的《华一隅变迁录——寺庄顶古今史》,就是证明。当然,观迟夫具体文学某些个作品,尚有专家可能认为的欠缺和大家评头论足、值得商榷之处,如:他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地方俚语,结合在一起使用。有人认为不妥,但我认为,在他进一步成熟、老道之际,瑕不掩瑜。”

早年热情鼓励支持迟夫从事教育和新闻采写的老领导代表刘真学说:“在迟夫当教师时,我就看出,他的勤学好问、自钻精神,将来必有所获,于是我就很支持他的学习。这个收获,今天,大家终于看到了!今天,可以说,迟夫走到哪儿、哪儿都欢迎他。他为王村镇、牧野区、还有北站区的新闻宣传,特别是近些年他为王村镇的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有所成就的根源在哪里呢?胸有乡亲、感恩报恩。举一例:得知我80多岁的父母卧病在床,他经常路过就去看望。其时,我已从区机关退休多年。由此,我知道,迟夫最爱下乡接触实际,他的力量、胆识和智慧,他的文学创作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实际;迟夫懂得感恩、并且不为权势而交友。这些优点是现在许多人所没有的。”

迟夫的创作基地小里村代表尚勤海说:“迟夫曾在俺村驻队十年,工作起来懒汉们都怕他,然而全村人男女老少都喜欢他。他是个多面手,没少给干部群众帮忙。非典那会儿,有个‘发烧’青年需干部陪同连送往医院诊断,大家怕传染都不敢去,迟夫挺身而出:‘我去、我不怕!’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迟夫还编了快板书《大家一起抗非典》演说给大家。他刚进驻俺村时,村里干群关系紧张、互不来往,他用广播,大会宣传小会讲,又编写《题赠小里村》的诗,用红漆隶书题在玻璃扁上;还用风趣幽默的词句,编写了说唱词《小里村群英会》,他亲自登台表演,以他特有的本领和人格魅力,有效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和激烈的矛盾,使全村正气形成主流、两委会形成合力,形成稳定村,这是有目共睹的。迟夫真是多才多艺,他以村干部王凤东为原型,创作了喜剧小品《王大先哩风格》并获奖;接着创作了国际反恐题材的讽刺剧本《萨达姆遇本·拉登》,还撰写了获奖论文《泛论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我村关帝庙进行了考证,形成文字交给老乡们。还跟俺村李来玉合作完成了科幻报告文学《地球村与太空村》。”

镇机关干部代表、沙龙常务理事刘自领说:“迟夫是镇机关的才子,有他,大凡难度大的文字材料特别是上报材料,各部门都找他帮忙。所以这方面,王村镇在市区基本上至少没有留过空白,但也有他太忙顾不上之事。我说三件事:迟夫奉命拟了一条机关固定标语:‘一身正气干事业,两袖清风为人民’,时任纪委领导的刘铠瑊同志一看说,行!并由迟夫亲笔用隶书写于黑板上,至今历历在目,鼓舞着人们。去年,区委宣传部要求镇里必报一个原创文艺作品,而且催得很紧,迟夫连夜赶出个剧本草稿,第二天稍加推敲即行上报,这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成全与传承》。迟夫他也真能写,有一次正在听报告,灵感来了,一会儿一篇微奇小说诞生,且报告的重点他还能知道。你说可笑不可笑,他是啥大脑?只能说:非常人做非常之事。”

农村干部代表、窑场村党支部书记刘树生说:“迟夫给我的印象是豪爽,善于跟群众拉家常,善于做鼓动人参加文化活动的演讲、出口成章,群众嘞也听他嘞。窑场文化活动搞得好,有他的功劳。迟夫记性好,写文章逻辑性强。你跟他闲聊,过后,他悟出一个道理,立马就能写成原汁原味的纪实,或者创作一篇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微奇小说。他的微奇小说,近两三年内创作了550多篇,速度惊人。他搞工作发通知,一般都是跟贺伟分头亲自入村送达,一般不打电话叫村上去拿,他常说:农村干部很忙,俺不忙。实际上,他很忙。这些都是我跟他交往领教最深嘞地方。”

镇文化站所在地牛村老乡牛春福说:“观粮这个同志真好,村上红白喜事、公益善举,他只要碰上,就有所表示,跟群众打成一片,春节还来给几位老同志拜年。这样的文化人,会没有好文章?像他高度概括俺庄历史与现状之作《牛歌》,群众看了可高兴嘞。我书写的东西,他都发在网络上。跟他在一起,我都多活几年。”

牛村小学生代表组的蒋明晨等小朋友说:“爷爷每天都很忙。我们最爱看爷爷发在网上的文章和他给我们拍的照片。他周末还来上班,叫我们用电脑先做作业,然后再玩儿电脑”“如果我们太顽皮,他会发脾气。他还叫我们参加武术班、书法绘画班。”

与会的迟夫的女儿杨福音评价说:家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以取悦泛泛之众而起笔,不以五斗米而行著,不以谋私利而著作,独特的思维方式,独到的文笔风格,独一无二的事实题材,阅历成就的草根作家!!!”(杨福音还给自己父亲的博客起名“空名庐”。知父者,莫若其女,据说,迟夫很赏识这句评语。)

研讨会主持人、卫水文化沙龙常务理事、镇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湘河总结时讲:“每当我看到迟夫、看到观粮,就高兴地说:‘共产党的干部来了!’为什么?我们文化学会每逢星期天办班上课之前,全靠他主事、张罗、服务。一次,歇晌可能累了他迟到了,我当众批评了他,他不仅不恼,反而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这样的机关干部,好找嘞?”李湘河说着说着,高兴地把自己的一首藏头诗写在黑板上:

观麦稻菽千重浪,

粮熟南风一夜黄。

诗书厚藏空名庐,

文笔不辍著华章。

迟夫的一双儿女,应邀参加了研讨会主会场的摄影和录像等会务。

(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卫水文化沙龙)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1210/

【卫水文化】迟夫作品、迟夫现象研讨会的评论 (共 9 条)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歪才(卢凤山)
  • 潇潇
  • 折腾
    折腾 审核通过并说 天气炎热,坐卧不安,推荐一款暑期神器!冬暖夏凉,神清气爽!http://www.boxiutianxia.com/post/qingliangzuodian.html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迟夫

    迟夫敬谢各位良师益友对不才观粮之抬爱!

    赞(0)回复
  • 迟夫

    迟夫谢谢您 我的良师益友漫舞洛城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