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剥皮诗

2016-04-06 10:31 作者:陈宣章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闲话剥皮诗

陈宣章

前几天对唐·杜牧《清明》的议论,其实是一种剥皮诗。剥皮诗也称“拟古诗”,是一种仿造诗,即旧瓶装新酒。诗贵创新 ,切忌因袭。然而有种诗体, 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改动几字,使原意更好或失去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因其以名篇为基础,极易为人们传诵;又带有游戏性质,其诗往往滑谑间作,妙趣横生。这种独特的诗体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剥皮诗”。

“剥皮”一词源于古书《文子》:“其文好者皮必剥”。意谓:好的文章必有人效仿。剥皮诗, 即“生吞”、“活剥”、“套改”诗,属幽默体。

剥皮诗来历: 唐·李义府有首很有情味的诗《杂曲歌辞·堂堂》: “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影,好取洛川归。”却被高宗时喜弄文墨而水平甚低的张怀庆乱改一通,变成一首七绝:“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独怜回影雪,来时好取洛川归。”前两句增字后狗屁不通,后两句被加水,诗味大减,因此被人讽刺为“生吞活剥”。这种剥皮诗属于增字剥皮诗。而唐·杜牧《清明》的诗被缩诗改诗,为减字剥皮诗。

明末战乱频仍,百姓纷纷避居山野,有人仿杜牧《清明》:“清明时节乱纷纷,城里先生欲断魂。借问主人何处去?馆童遥指在乡村。”清·绍昌《中秋即景》:“中秋冷冷又清清,明远楼台气横。借问家乡在何处?高升遥指北京城。”(高升,绍昌随身仆人)1976年清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革命群众仿杜牧《清明》:“清明时节泪纷纷,悼念总理哭断魂。借问为何有阻碍?阴风起自阊阖门。”曾几何时,某些官员吃喝风盛行。有人仿杜牧《清明》作剥皮诗:1.“官车队队出纷纷,鸡鸭猪羊吓断魂。红面关公何处有?百姓遥指杏花村。”2.“某局近日乱纷纷,群龙无首欲断魂。借问局座何处有,秘书遥指度假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唐宣宗年间,魏扶考中进士当了主考官,作七绝: “梧桐落叶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试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前两句渲染考场肃穆,表示坚决杜绝舞弊的决心。后两句说自己也经历过应考的辛苦,一定要善待应试者。但此人言行不一,谁行贿他就优先录取谁,引起应试者强烈不满。一考生将此诗减字剥皮为五绝: “落叶满庭阴,朱门试院深。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前心。”诗意与原诗完全相反,气得魏扶吹胡子瞪眼。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风。”后来,某县前任县令执法如山,人称“铁面”;后任县令恰恰相反,人称“糟团”。一书生在前任离开一年之际,在县署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

文人曾去桥头斋铺买麻花吃,看上了搓麻花的姑娘。一年后,他再来斋铺买麻花,姑娘却已离开。于是,他作诗《再过桥头斋铺》:“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相对搓。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

唐·李涉《七绝·题鹤林寺僧舍》:“终日昏昏醉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原诗抒发作者忙中偷闲、春尽时游寺庙的闲情雅趣。宋·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与寺庙主持僧交谈,发现其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主持僧还让他作诗留念。于是,莫子山将李涉诗颠倒次序:“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于是,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南宋·高翥《清明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酒各纷然。纸灰飞作黑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明代,广东两秀才因争考试成绩排名先后而大打出手,一人头巾被扯烂,一人脑袋被打破。有人仿高翥赋诗:“南北斋生多发颠,春来争榜各纷然。网巾扯作黑蝴蝶,头发染成红杜鹃。日暮二人眠阁上,夜归朋友笑灯前。人生有架须当打,一棒何曾到九泉。”

宋·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清人戏作剥皮诗《惧内即景》:“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对“惧内者”的挖苦入木三分。著名作家廖沫沙戏作剥皮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弯腰曲背到台前。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拜年。”把文革时挨斗的情景和心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明太祖朱元璋有两首著名的“剥皮诗”。1351年,朱元璋起兵造反时的《咏菊》:“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这是剥皮黄巢《咏菊》之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1360年龙湾之战后,朱元璋借宿紫金山禅院,因其长相凶恶,禅寺住持怕他是强盗,半夜请他去讲禅,防他杀人越货。朱元璋未辞而别,在禅房里留诗《示僧》:“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这是剥皮南宋名将刘锜《七律·资福寺》之作。(“汛扫妖氛六合清,匣中宝剑气犹横。夜欢星斗鬼神泣,昼公风云龙虎惊。重整山河归北地,两扶圣主到南京。山僧不识英雄汉,只管滔滔问姓名。”)

清朝有个老书生,一心想当秀才。怕面试时考官嫌他老态龙钟、年纪太大,便剃须打扮,冒充年轻人应考。结果仍榜上无名。一朋友剥贺知章《回乡偶书》:“老大离家少小回,乡音无改嘴毛摧。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从何处来?”弄得他窘态毕露、啼笑皆非。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描写新婚女子的温柔。清·徐枕亚改七字:“洞房昨夜翻红烛,待晓堂前骂舅姑。妆罢高声问夫婿,须眉豪气几时无?”新娘子变成蛮不讲理的泼妇。

1910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而被捕,作五绝表达从容就义决心:“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当汉奸,陈剑魂发表反意剥皮诗《改汪精卫诗》:“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1925年6月,鲁迅作《替萁豆伸冤》:“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讽刺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在北洋军阀政府的支持下镇压进步学生。这是曹植《七步诗》“剥皮”而来。郭沫若则作“翻案剥皮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亦灰。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郭沫若将“相煎何急”改为“豆熟萁灰”,说是出于亲人相助,互相成全。

当年日军侵华,国民政府宣布北平为不设防城市,仅仅将故宫之物搬迁了事。火车要运送文物,大学生要离开却无人关心。鲁迅便在文章中说“且剥崔颢《黄鹤楼》以吊之”,诗曰: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故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1958年3月,毛泽东乘“江峡号”轮船过三峡到江陵,仿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听不见,汽笛一声到公安。”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仿宋·陆游《示儿》:“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五洲指全世界;马翁指马克思)无独有偶,周恩来少年时也曾仿陆游《示儿》:“战火洗劫万家空,吾侪争见九州同。华师尽扫列强日,捷书飞传告鳌翁。”(鳌翁,指周当时结识的一位国人士何鳌峰)

抗战期间,陈毅写诗警告日寇黑田大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有中华儿女在,不教倭寇度茅山。”这是仿唐·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之作。

2013年3月北京两会,一政协委员当着习近平的面,朗诵《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 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这是仿毛泽东《沁园春·雪》。

中国档案出版社《当代民谣顺口溜——百姓话题》中,《七律·酒色》:“当官不怕喝酒难,千杯万盏只等闲。鸳鸯火锅腾细浪,生猛海鲜加鱼丸。桑拿按摩周身暖,麻将桌前五更寒。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这是仿毛泽东《七律·长征》。

从古至今,写剥皮诗者数不胜数,或喜怒笑骂,或针砭时弊,或直抒胸意,或借寓指它,手法多变,妙趣横生,在令人捧腹之余又给人以沉思。例如:何世纲《虞美人·影视调侃》:“帝王情结何时了,影视知多少。银屏昨又播乾隆,戏说新编民主已无踪! 推翻帝制功犹在,只是人心改。隋炀亦可享歌讴,辛亥当年热血付东流!”这是仿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北宋知名诗人黄庭坚,乃江西诗派祖师。因唐诗宋诗(前期)的繁华,再出新意实在太难,主张“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夺胎法,指套用前人构思,甚至模仿前人意境,赋为新诗。换骨法,指撷取前人作品现成的意象,点化前人词句以为己诗。例如:白居易《和思归乐》“峡猿亦无意,陇水复何情?为入秋人耳,皆为断肠声。”黄庭坚“夺胎换骨”成:“扶风乔木阴合,斜谷铃声秋夜深。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亦伤心。”将白居易“百年夜分半,一岁春无多”,增加四字成了“百年中去夜分半,一岁无多春再来”。将王安石“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钩丝”,改成“莫作秋虫促机杼,贫家能有几钩丝”。 这才是“剥皮”的高境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8853/

闲话剥皮诗的评论 (共 6 条)

  • 雪灵
  • 心静如水
  • 早岁那知世事艰
  • 白云飞
    白云飞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折腾
    折腾 审核通过并说 淘猫查券 http://taomao.site 有钱不任性,买啥直接搜,找到就能省! 加V信好友taomao17 邀你加入某宝内部找券群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