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传承是对罹难干部最好的纪念
学习和传承是对罹难干部最好的纪念
3月17日,记者拍摄的马边县沙腔乡境内S103线,王川等7人正是在此路段勘察时遇难。道路前方是规划中的峨马路新建路段,该路段打通后,从马边县城到峨边县城只需两个半小时,将比现在的车程缩短两小时,直接受益群众37万人。(3月30日《四川日报》)
7名不幸罹难的扶贫干部永远的离开了,却丝毫带不走山里群众对他们的感激与怀念。为了早日打通峨马公路,王川等7人不顾路况恶劣、随时可能崩踏的岩石对生命的威胁,毅然紧赶的到一线勘察实际路况和周边环境,确保隐患排除,让峨马公路尽快畅通,为山里的贫困群众带去早日脱贫的希望和温暖。
意外不幸发生,7名扶贫干部牺牲在于扶贫一线,这不只是让山里的群众无比感动、惋惜、悲恸,也让各级党员干部的内心受到一股莫名的冲击,敢拼敢干、不惧牺牲正是艰难的全面扶贫攻坚最需要的精神力量。7名扶贫干部永远的走了,而时间可能会冲淡干部和群众对他们的悲伤之情,却冲不淡对他们的怀念。为了党和人民的扶贫事业,他们不幸罹难,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学习和传承他们的精神和优秀品质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学习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检验一名党员干部是否符合人民的期望,忠诚是一重要的关键的指标。习总书记说过,党员干部要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这个“纽扣”就是思想总开关,表现为一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仰是否坚定无比,是否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7名扶贫干部不惧路况险阻,用生命诠释着什么叫赤胆忠诚,那是朴实的作风和真诚的行动书写大爱,那是用生命和执着镌刻信仰无悔。
学习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比担当。伟大的时代,需要中流砥柱,而共产党人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首先冲上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起好引领、团结干部群众的作用。全面扶贫攻坚的道路上不只有随时可能崩踏的岩石,更有数不清、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更需各级党员干部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主动作为,扛起脱贫攻坚的重任,把贫困群众的希望化作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的动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学习和传承是对罹难干部最好的纪念。在全面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必然会涌现出更多的“王川”,学习和传承他们在扶贫事业中所展现的宝贵精神和优秀品质,不只是让更多人感动,更在于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上地位,将有限的生命奉献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以值得时间和人民铭记的光辉业绩书写无悔人生。(文/伍文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