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选代价是换届的一面“警示镜”
2016年是四川各市县乡集中换届之年,也正值四川决战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关键阶段。全省各级纪检机关和广大纪检干部须认真吸取南充拉票贿选案的深刻教训,切实担负起监督执纪问责重任,以坚决有力的举措,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绝不能让南充拉票贿选案的代价白付。(3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
贿选是干部选拔工作中的一颗慢性毒药,也如同一颗“老鼠屎”,会坏了整锅汤。用制度的“红线”,加上严厉的监督,杜绝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贿选事件,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必要动作。然而,事实上贿选案件并没有绝迹,湖南衡阳贿选案466名干部违纪,南充贿选案477人被处理,充分证明了一次贿选给政治生态带来的严重危害,可以令当地官场“地震”,负面影响巨大。
四川已经为贿选付出了沉痛代价,今年又面临换届,如何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四川的压力空前巨大。在换届工作展开之际,纪检部门站出来表决心,其意义不言而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换届工作政治性强、工作量大、影响面广,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必须提早谋划,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其实,之所以会发生贿选案,虽与干部自身的投机侥幸有关,但根源还在于当地官场生态出了问题。如果当地纪检监督到位、提醒及时,各级干部都与腐败划清界线,怎么可能出现上百人收受贿款的现象?显然,大家在心里已经默认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性。
因而,在这次换届工作中,纪检部门一定要从严把关,认真监督,不放过任何疑点。把严明纪律贯穿干部提名、推荐、考察、公示和选举等各个环节,确保换届工作推进到哪一步,纪律就要跟进到哪一步。要会同组织部门,对各地换届期间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巡回督查等等。
同时,当地政府还应以贿选代价化着整改的动力,在重塑当地政治生态方面用猛药,用长效药,进一步推动“阳光换届”,让德才兼备干部顺利入选,让懒政庸官真正“下得来”,营造人人满意的换届生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