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年新洋插场生活面面观

2016-03-26 19:10 作者:苏州叶老师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当年新洋插场生活面面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个“票证”时代,穿衣买布要用布票。按户口每人每年1丈6尺,只够做一套外衣。下乡后,城里没有了户口,只好依靠父母兄弟姐妹赞助,有一身较好的“出客”衣裳已是很不错的了。大部分衣服都是补丁套补丁,破破烂烂还在穿。寒腊月,烂棉袄纽扣都掉了,腰间草绳一系照样穿。

最初下乡时的衣服大多是布料,坏起来很快。70年代初,的确良兴起,衣服的寿命大大延长,但总体上不够穿是普遍现象。下乡时凭票每人可以买一定量的回纺布,缝制的衣服谈不上美感,只有保暖和遮体的作用。但在那“革命”的年代,衣服越破越革命,知青不分男女都乐此不疲。这些情况插队与插场估计大同小异。

插场知青过的是集体生活,吃食堂。田间劳动回来,拿着饭盆到食堂就能吃上有荤有素的热饭热菜,尽管味道不敢恭维。农忙或劳动强度大时,上下午分别还送一次点心(馒头等)到地头,一般是饿不着的。

插场知青除了刚到的几个月住仓库外,很快搬入统一建造的砖瓦房——知青宿舍,一幢宿舍8到10间,每间约长6米、寛3米,18平米,泥地砖墙。我记得刚住进新居时,是8个人一间,比较拥挤。

新洋农场的苏州知青来自一初中和八初中的68届毕业生。一初中学生按班分配,如我所在的一(3)班先在总场部,后来划到三连。同班男女生都在一个连队,感觉像在学校时的下乡劳动。同一连队的还有来自无锡、常州、徐州等地的知青,加上本地场工,每个连队大约三百人。在普通话尚未普及的年代,南腔北调,滑稽有趣,热闹非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农场最初没有电,宿舍点煤油灯,食堂则用汽油灯。大约在1970年,各连队统一装了电灯,一天农活下来,吃完晚饭,百多名二十岁上下的年轻男女,在各宿舍窜来窜去,吹牛聊天,打牌娱乐,谈情说,各取所需,倒也不寂寞。一天天日子好过,但年复一年,年龄渐长,人生迷茫!

插场知青学名叫“农工”,组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后,美其名曰“兵团战士”,营以上干部都是现役军人,实行半军事化管理。除了每年节有包括路程在内二十天左右的探亲假外,一般不能随便回家。想家了怎么办?没有“正当”的理由是很难请到事假的。于是有知青忽然收到电报“奶奶去世速回”(其实3年前就死了),顺利地请到假回城了。这样,每年秋之际,“母病危速回”、“父住院速回”、“外婆去世速回”之类的电报纷至沓来。拿了电报向连里请假,结果因人而异,有准有不准,未获准的铁了心要回家,就只好“逃”了。部分知青得遂思乡之情,大多数人只好苦盼春节年假。

每年一度春节探亲的组织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个苏北十几个农场十几万知青分别要到苏锡常、南京等城市,单靠当时的公路交通是难以胜任的。于是就包租拖轮船队,。二十吨左右的驳船十几只一长串,一次可以运送五六百人,但速度之慢,今人难以想象的,单程要走三天三(现在走高速只要三小时),每船五六十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船上,艰苦之状可以想见。

插场知青多数都在知青连队,知青对知青,是拿“工资”的,有点像“大锅饭”,不想干可以“混”,但农场是农闲时十天休一天,农忙时二十天休一天,其余时间每天都要干活,除了生病。但生病自己说了不算,要连里的卫生员或场部医院的病假条才能休息。

农场主要种水稻、小麦和棉花,忙完这个忙那个,忙到了冬天就挖河沟,可以说一年到头都是农忙。那年头冬天还时兴“农业学大寨”,挖河要挖到半夜。

如今,当年的知青都到了退休的年龄,怀旧情结日盛,对重返农村故地等活动乐此不疲。

苏北农场的发展滞后,三十年前“知青大返城”后,一万多人的农场突然走得只剩下一两千人,大批知青宿舍空了出来,住房形势“大好”,也就没有必要造新房了。以至于当知青故地重游时惊异地发现,当年住过的宿舍原封不动地矗立在原地。农场的道路也依然故我,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原来的连队。变化较大的是当年的盐碱地已经变为万顷良田。因为缺少劳动力,农场也由多种经营改为单一种植水稻,采用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和管理,每年生产的绿色生态产品,就是现在苏州市场最常见的“射阳大米”,“新洋大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6316/

当年新洋插场生活面面观的评论 (共 8 条)

  • 雨袂独舞
  • 襄阳游子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地中海水手
  • 白云飞
  • 成飞烟
    成飞烟 推荐阅读并说 以至于当知青故地重游时惊异地发现,当年住过的宿舍原封不动地矗立在原地。历史景点,留作纪念。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