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亲属经商“红线”的官员并不冤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6日在北京透露,通过全覆盖的申报以及后续的核实甄别,上海发现182名领导干部踩到了亲属经商办企业相关规定的“红线”。这些官员中,绝大多数人的亲属目前已从商界退出,其中3人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3月7日网易)
如果是在过去几年,官员亲属经商或许并不会被“另眼相看”,因为大家对权力的监督,几乎还停留在官员个人,其亲属干什么,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但随着反腐斗争的不断深入,老虎苍蝇被查落马,官员亲属经商往往成为利益输送的一条隐蔽通道。单位要采购产品,自然得照顾官员亲属;工程要招标,官员的子女也会占优势;有的则是保存贪污腐败所得的一个“空壳”。从严管理干部,自然不能疏忽了对干部亲属这一特殊群体,上海这182名官员因亲属经商踩“红线”,并不冤。
其实,如果每名官员都能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不打集体利益的“小算盘”,不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或许,官员的亲属经商,并不会给官员带来影响,也不会助长贪腐风气。可现实中,许多官员亲属都是打着官员的旗号做生意,打破了公平竞争规则,破坏了市场经济环境,更让大家看到了权力插手生意、干扰工程招标的影子。划定官员亲属经商“红线”,是预防腐败的一次重要突破,值得肯定。
对于清查官员亲属经商行为,上海是走在前列的,但从上海清查的情况来看,形势依然严峻,官员亲属经商很普遍,也并未因相关规定的出台而主动退出,严重缺乏自律。如果其他地方也效仿一次,相信情况也不会太乐观。而且,靠这样清查,也是治标不治本,难以长效。
在笔者看来,清查官员亲属经商行为,比查“四风”更困难。官员在“明处”,身份很容易曝光,也容易被人识别,但官员亲属却在“暗处”,即使曝光了,恐怕他们的官员家属身份也难以被识别。所以,给官员亲属经商划“红线”相对容易,但要彻底杜绝还需从长计议,多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来。(文/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