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环评为污染源头防治提供制度保障

2016-02-26 08:40 作者:疏桐上蝉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环评为污染源头防治提供制度保障

记者24日从环保部获悉,该部近期连续出台了《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环评制度性文件,为环评真正发挥污染源头预防作用提供制度保障。(2月24日新华社)

《意见》等一系列环评制度性文件的出台,被媒体解读为破解治理污染源头性难题的“利器”,也势必成为今后环保法规得到从严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

可以说,环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推进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然。长期以来,规划环评流于形式,“编而不评”、“未评先批”、“评而不用”、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擅自变更”、“未验先投”等现象屡禁不绝,不但造成规划布局混乱无章、产能过剩、开发无序,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滋生大量突发环境事件。然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当前规划环评落地难已成为环评源头预防作用发挥的“拦路虎”,这个问题若得到及时根本的解决,大范围的区域和流域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将难以遏制。事实上,今年年初,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实行,到如今,落实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公众预期,这也让不少人对环评制度能否发挥污染源头预防作用产生不小的质疑。

事实上,环境影响的评价体系不是简单的“一步棋”,需要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制度予以保障。推进规划环评落地,《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修订工作也在得到积极推进,只有明确责任主任、强化管理程序及责任追究,及时修改、完善、严密相关法规,才能为规划环评提升最坚强的制度保障。环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严密体系,需多部门各系统联合发力,实行总体布局,科学统筹,分步实施,遵循生态保护红线优布局、行业总量控规模、环境准入促转型的基本原则,探索空间优化开发、经济绿色转型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科学严密的环评制度,不仅需要环评制度本身完善、环评执行公正有力,还需加强环评的“过程监管”和“后果严惩”,让环评本身也得到监督。为此,环保部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等,对已经运行的项目的建设单位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与评价;出台追责办法,对情节严重的环评违法行为,对责任机构和责任人从严追责;出台重点行业环评审批原则,统一行业环评管理尺度,建立起政府、企业、公众、媒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文/伍文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8850/

环评为污染源头防治提供制度保障的评论 (共 7 条)

  • 雪灵
  • 老夫子(熊自洲)
  • 雨袂独舞
  • 春暖花开
  • 江南风
  • 荷塘月色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