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仅此标准答案?

2016-02-24 11:58 作者:和平年代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仅 此 标 准 答 案 ?

蒋 立 周

孙子进小学才三月,有天拿起他的语文作业卷子,见一道被打把红叉的填空题:“兰兰的天空像( )”,孙子在括号内填着(一fu画)。他写不出幅字,用拼音fu表示。意为“兰兰的天空像一幅画”。我想,可能一眼望去,蔚蓝的天空跟湛蓝的大海颜色差不多,海天相接,美丽辽阔,玩笔杆者总喜把兰天比作大海。如此比喻,倒也贴切。可是,若比作一幅画并无不可,至少还有新意,老师却给把红叉,难道标准答案仅是大海?看他一脸委屈,我问:“老师说应该比喻什么?”他说老师没讲。我又说:“你去问问老师,是不是该把兰天比作大海?”他又一脸为难,过会才说:“我没见过大海。”“你们语文课本是不是讲了大海?还说很像兰天?”他说也没有。我再问:“你怎么想到像一幅画?”他说:“我坐飞机,从窗口看出去,上面是兰天,蓝得很,下面有白云,白得很,云还在走,很好看,就像一幅画。”“你见过这样的画吗?”他还是说没有。不错,有时蔚蓝的天空中,云淡风轻,浮彩几丝,如同画家高手横抹竖涂,淡墨浅彩,恰似一幅美丽的水彩画,一件感人的艺术品。我激动起来,一个六岁儿童便仔细观察外界,感触独到,不是人云亦云,不易啊。我安慰他说:“你这样比喻也可以,说明你看到了兰天的另一面特点,有想象力。当然,老师是按教材评卷,不给打分没什么,你莫怪他。学语文这门课,需要联想。你有想象力,有真情实感,就是你的成绩,不要感到委屈。”果然,改正过的试卷两天后退回:“兰兰的天空像(大海)”。

我仍在想,对于试题答案,学生应该按教材回答,特别是数理化,一加一只能等于二,牛顿不能答成茅盾;原子不能答成分子。但作为文科的语文等等,就不必铁板钉钉了。特别是追求艺术形象的文学,最忌讳的就是模式化简单化概念化千篇一侓千人一面,虚构想象塑造形象和比喻夸张幽默等表现手段很多,灵活多样地运用这些手段,非常必要,尤为宝贵。喻兰天为大海,那是仅就蓝色,但非贴切无缝。兰天面容少变,明朗安详,不喜不怨,总是忠实陪衬“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偶尔变个黑脸,也因乌云作怪,即便流泪怒吼,也是雷发作,与它无关,可能还在上空不满云雨哩。大海却不守本份,一当发怒,巨浪滔天,翻船淹命,风去虽浪静波平,却有漩涡暗流诱你上钩;兰天是看得见摸不着非真实存在的遥远苍穹,大海是看得见摸得着近在跟前的实体,不一样吧。同一兰天,作家可比作无边无际的蓝缎;画家可能想作无边画布,社会活动家可能当作社会大舞台的天幕;幼儿可能看作蓝蚊罩;农人可能会说,若果天是匹蓝布,用来做衣服,我一家人几百年也穿不完。“横看成岭側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说谁对谁错?岂止一个标准答案?至于某些社会学科,更是见仁见智。说你对,有理,说你不对,不无道理;今天说你正确,头头是道,明天说你错误,振振有词,可见,答案伸缩性大着呢。何为标准答案?你说有书为证,史书也常改啊。至于,不动脑子,把书本答案背的滚瓜烂熟拿高分,正是应试教育之弱点。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塑性定型的重要阶段。

为着素质教育考虑,应多倡导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放开思路,敢想敢试,见解独到,答案多样,全面开发他们的智力。比如孙子把兰天比作一幅画,可否不全否定,既肯定他敢于出新,跳出书本,给他一定考分,又要告之为何如此答案,使他们有所适从,便于总结

当然,儿童时期缺乏鉴别能力,是非标准尚未成型,用标准答案界定思路,塑型造性,亦有道理。可是,不同领域,不同课题,有所区别,有所分寸,还是应该。不然,一当思维固定,要变就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是非议小学教材,更非责怪老师,只是,针对具体教学方法,商榷罢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8407/

仅此标准答案?的评论 (共 11 条)

  • 荷塘月色
  • 老夫子(熊自洲)
  • 春暖花开
  • 襄阳游子
  • 曾祥浪
  • 段颖
  • 雨袂独舞
  • 艾葭儿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为着素质教育考虑,应多倡导他们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放开思路.......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