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防止车补成“腐利”尤需制度监管

2016-02-23 08:09 作者:疏桐上蝉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防止车补成“腐利”尤需制度监管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日前,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或费用报销的范围、标准或额度,不得既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又报销公务交通费用。(来源于中国网)

《意见》的出台无疑为公车补贴发放明确了范围、标准、方式和管理使用规定,给随意违规违纪发放公车补贴甚至利用制度监管等方面存在的漏洞进行暗箱操作以“自肥”等现象及时按上“刹车”,给车补的发放与管理划上了“红线”,埋下了“地雷”,悬上了规矩戒尺,对于幻想着一边领着车补一边报销交通费的公职人员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曝光的关于违规违纪发放车补甚至滋生腐败的案例不一而足,给公车改革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其实从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历次对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的通报中也不难发现,违规使用公车、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常居“黑名单”榜首,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问题。不按规定、随意乱发车补的危害不亚于“老虎”、“苍蝇”们的腐败,一则是对公车改革宗旨的违背。殊不知,当前,公车改革并没有划上胜利的句号,相对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推进较快,地方公车改革仍面临着不小的难题,虽然绝大部分地方早已公布车补实施方案,但对于人数庞大的基层公职人员来说仍属于空中楼阁,车补何时才能到手仍是个未知数。二则,有损公车改革者的权威形象,有损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有损公众对于公车改革能否成功的信心

但客观上来讲,车补发放乱象缘于监管制度漏洞,这些漏洞又是公车改革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或者说,在制度监管没有真正产生效力之前,车补难以避免的会成为“唐僧肉”,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正是利用监管上的漏洞打起了车补的注意,车补俨然成了变相的福利。而对于一些公职人员来说,平白多出一块车补,无异于天上掉馅饼,求之不得,很少抗拒,何况是举报?

防止车补成“腐利”尤需制度监管。其实《意见》已经非常明确的指出,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本级,车补范围、标准及方式、管理按照中办发〔2014〕41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同时规定对以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为主的,个别特殊岗位需车补的必须从严从紧核定,其次车补也与公车改革节支成效及地方、单位相应层级及实情发放。显然,《意见》在发放车补、报销交通费两个方法之间划上了“红线”,不可混淆,越界即违规。但一项制度再如何严密、具针对性,唯从严落实,才能产生实效。制度监管必须得到不打折扣的执行,才能让车补实施的初衷不落空。 (文/伍文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8021/

防止车补成“腐利”尤需制度监管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