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把官场履历造假打回原形

2016-01-29 17:17 作者:丽塔萍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3 岁参军、11次篡改档案、跨两省5地造假……近年来,干部履历造假的情况屡被曝光,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被一些干部随意篡改涂描。中组部近日通报称,在 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中,有420人因档案造假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有186人因档案问题被记录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拔或重用。

干 部履历造假的动机不难分析,无非是想通过“涂脂抹粉”,让自己符合干部提拔任用的条件。从以往曝光的案例来看,潜伏在地方官场的“履历造假”可不少。比如, 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档案中的90多枚公章有1/3是假章;再比如,山西省河津市住建局原局长薛新民,档案中的年龄竟有4个版本。

干 部履历造假远非一纸档案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大事。大量“履历造假”混迹官场,不仅对诚实守信者不公平,还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更需警惕的 是,履历造假频发会形成错误的用人导向,败坏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将那些官场“履历造假”打回原形,也是从严治吏的题中之义。

从王亚丽、薛新民等人“骗官”的故事可以看出,干部履历造假行为长期难以禁绝,究其因在于,履历造假是一次非常划算的“冒险”——如果造假者蒙混过关,从此就可能官运亨通;即使“履历造假”身份被识破,通常也只会受到取消提拔、党内警告等纪律处分,没有什么实质损失。

有 鉴于此,治理干部履历造假乱象,首先要严格执行干部档案任前审查制度,落实“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凡进必审”。十八大以来,无论是领导干部个人事项填报, 还是相关抽查核实工作,都堪称“史上最严”。在干部档案审查的问题上,同样要高标准严要求,对换届、跨地区调动尤须警惕。要形成自查与外部监督互动的机 制,减少“履历造假”闯关成功的概率。

其 次,要提高干部履历造假的成本。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造假者的人品都值得怀疑。要改变过去履历造假“收益远高于风险”的局面,最务实的处置方式是将这些“伪 装者”打回原形——不仅要在职务、职级上有体现,还要让造假案底成为污点。一个履历造假官员,身后必有多人协助造假,对这些人也要同此处理。对过去潜伏在 官场的“履历造假”及“履历造假”的贵人们严厉追责,同时构建牢固的防线,防止新的“履历造假”混进干部队伍,如此,造假行为才能渐次减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3945/

把官场履历造假打回原形的评论 (共 11 条)

  • 雨袂独舞
  • 春暖花开
  • 江南风
  • 龙行天下
  • 襄阳游子
  • 荷塘月色
  • 雪灵
  • 老夫子(熊自洲)
  • 沐子
  • 匆
  • 诗心云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