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建安文学及其传承

2016-01-13 09:35 作者:明山才子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学创作在汉献帝建安之前,大多是文人自己单个独斗,没有形成一个文学集团。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先秦诸子散文辞采风格多样,对后世影响深远。(诗经)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属于集体创作,(楚辞)以屈原为代表,(离骚)是其中最璀璨华章。左丘、老子、孔子、屈原、孟子、庄子、韩非子等。直到东汉建安年间,由于社会混乱,黄巾起义,军阀混战,土地荒芜,民不聊生。此时,曹操在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优势,歼灭北方各割据势力同时,广泛搜罗人才,在漳河附近建邺都,建造铜雀三台,成立了建安文学集团。曹操为首,曹植、曹丕、七子、蔡文姬等,大多吟咏现实,慷慨悲歌,作品丰富多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当时战争年间现实社会写照。曹操可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级文学社长,蔡文姬可算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女,悲于身世,历经磨难,写出(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等千古名篇。曹丕(典论)为文学批评开辟了道路、(燕歌行)为文人七言诗之首,王璨(登楼赋)才华横溢,现实佳篇;曹植(洛神赋)人神共恋,浪漫杰作。建安文学承前启后,作家既有反映现实作品,又有浪漫主义想象。对以后历代文学影响深远。建安风骨横穿时空,六朝接续,唐代弘扬,两宋延续,以致明清,及至当代,出现了很多文学集团,南朝梁太子萧统作家群、韩柳弟子、苏轼门徒,明朝前、后七子,清代诸多作家群,现代左联、创造社、荷花淀派、山药蛋派等等。无数作家,作品反映现实,扎根古典,推陈出新。尤其最近在邯郸,承建安之遗风,成立了数个文学团体,有散文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诗词楹联协会等,邯郸市诗词楹联协会主席王维中创办了新建安诗刊。民间艺术家协会也有专刊。著名诗人邺下村童也在中华诗词论坛创办了铜雀台诗社,目前在中华诗词论坛引领风骚。目前永年县也有洺州诗社、洺州民俗研究会等,作品有(洺州诗苑)等。梁辰、张志民、郭子仪、王瑾等邯郸诗人作品思接今古,历经锤炼,直追古人。以后邯郸名家作品在列专章评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0731/

论建安文学及其传承的评论 (共 11 条)

  • 襄阳游子
  • 江南风
  • 淡了红颜
  • 荷塘月色
  • 梅花三弄
  • 雪灵
  • 诗心云卿
  • 乡村拖拉机
  • 老夫子(熊自洲)
  • 白云飞
  •  明月禅灯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