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服务型党建工作之我见
加强村级服务型党建工作之我见
为切实加强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有效破解“服务作风不实、服务阵地不优和服务能力不强”的难题,组织部门可以充分发挥各乡(镇)场的职能优势,从“建强阵地、建强队伍、转变作风、健全组织和强化考核”等五个方面入手,加大党建力度,加大硬件投入,转变干部作风,确保村支部能够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一要坚持把建强阵地作为有效载体。一是进一步加快硬件达标。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最低不少于100平方米的标准,加大“党群之家”建设力度,坚持“人口集中、方便群众”的原则,把党群之家建在新农村建设点上,建在农家乐示范点和群众集中居住地、有文体设施或规划的农民文化家园建设项目上,方便召开代表大会,能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组织部门要求各乡镇坚持“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原则,在党群之家积极实施“1+5+N”新模式。即:一个党群之家;五个基本功能室:党群组织活动室(组务会议事室)、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平安创建工作室和便民服务室(便民服务店)、远程教育学习室;N是拓展功能室: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及群众需求,建立一个或多个符合地方特色的功能室。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组织部门要积极争取县级财政投入用于党群之家创建,并按照“集中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积极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远程教育、党建先锋、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幼儿园、农民文化家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项目建设资源,拓宽工程建设资金渠道。各乡镇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保障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二要坚持把建强队伍作为工作关键。一是进一步建立人员和经费保障机制。按照每个点不少于1人的要求,坚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由县委组织部选聘大学生村官轮流到片区党群之家进行跟踪服务,并组织他们在服务点带徒弟、做义工,切实解决片区党群之家无固定管理人员的问题。积极探索“以点养点”的运行保障机制,通过在党群之家开设便民服务店,运用其设施向群众提供低偿服务,收益用于奖励管理服务人员和保障党群之家长效运行。二是进一步选优配强村干部并加强管理。要抓住村委会换届的机会,把更多年轻有为的同志,吸收进村干部队伍,让村级组织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创新党员队伍管理机制,推行党员积分制、设岗定责制等措施,扎实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对优秀党员给予表彰,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暂缓登记,及时提醒教育,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生动力。三是进一步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各乡镇要充分运用党群之家的培训阵地,抓好党员群众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农村群众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农业实用技术、健康卫生知识以及政策法规、强农惠农方针政策的培训,教育引导群众树正气、识大体、感党恩,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使党群之家成为农民思想教育的学校。
三要坚持把转变作风作为工作重心。一是坚持抓好便民利民服务。对片区内的党组织可以通过完善便民服务设施,运用党群之家为群众提供各种证照、手续办理和物资配送等代理代办服务,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同时整合县邮政局电费、电话费、收视费等收费项目和县信用联社POS终端,方便群众交纳各种费用以及小额存取款,使党员群众之家成为便民服务的场所。二是坚持常态走访。村党组织书记每季度必须走访所在村所有农户1次以上,包组干部每月必须走访所在组所有农户2次以上,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抓好民主议事协商和矛盾纠纷化解。片区内的村民民主议事组织,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村民(居民)代表就片区内事关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的重大事项进行商议,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解决农村涣散化的问题,使党群之家成为群众交流议事的新平台。结合平安村居创建,设立群防群治组织和群众调解组织,组织开展治安防控和民事纠纷调处工作,把矛盾解决在组,做到小事不出组,使党群之家成为平安创建的载体。三是坚持村务公开。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召开党群代表会议进行表决,逐月将群众关心的事项公开,让群众知晓。
四要坚持把健全组织作为基本保障。一是健全党群共建工作机制。党群之家建成后,要求乡(镇)场党委依托党群之家,设立片区党支部(党小组)、团支部、妇联小组、工会小组和关工委等党群组织和组务会、老年协会、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组建政策法规宣传、便民利民、环境卫生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文化娱乐、民事纠纷调处等服务队伍,围绕群众需要开展服务。二是抓好党群组织和文化娱乐活动。要求片区内的党支部(党小组)、工会组织、团支部、妇女小组和关工委、老年协会等组织运用党群之家积极开展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和远程教育、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党群组织活动,把党员和团员、妇女及其他群众组织起来建设美丽新农村,使党群之家成为党群组织活动的阵地。要求片区内的党组织利用党群之家的文化娱乐设施,组织开展读书、下棋、唱歌、跳广场舞和健身、休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邻里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党群之家成为文化娱乐的大舞台。三是扩大组织覆盖。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党员群众新需求,采取独立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组建率。人口集中居住后,应按照“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管理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对党组织进行设置,建立集中居住区协商议事制度,有效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五要坚持把强化考核作为动力支撑。一是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将考核结果与经济待遇挂钩,为五星级村支部书记发放考核奖励。与政治激励挂钩,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五星级村党支部书记的,择优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与离任生活保障挂钩,当年被评为五星级村的“三大员”,养老保险缴费金额全部由县财政承担。二是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村级组织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服务阵地建设,为民办实事等直接服务群众的项目考核力度。三是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在年初对标承诺、半年按标考评、年度评星奖惩综合考评制度的基础上,引入走访式考核,增强群众在考评工作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