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南正街(3)

2015-11-30 08:16 作者:宜昌石头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的南正街(3)

三、南正上街

南正上街从清代到民国期间曾因为街上有座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雍正三年(1725年)重建过的白衣庵而被叫做白衣庵街。白衣庵在这条街的中段,很传统的座南朝北,供奉的是白衣观音。这尊女神是胎藏界曼达拿观音之一尊,以此尊常着白衣,又打坐在白莲中,故称为白衣观音。不管是善男信女还是那些富贵人家的女人,为了祈求这位白衣观音早赐贵子常常到这座庵堂里上香祈福。在一段时间内香火很盛,可是宜昌沦陷、善男信女都跑光了,施舍也没人慷慨解囊了,可是到宜昌解放之初,庵内尚住有比丘尼平道、平亮等五人;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这座存在了280多年的白衣庵才无疾而终。

同样是在清朝康熙年间,那座圣雅各堂由外国教士于1895年购得南正上街的几间民房改建成教堂,直到文革期间关闭,1984年该教堂重新恢复了宗教活动。还是得感谢改革开放,1999年政府在原地扩建新教堂,并另征得周围土地500多平米,投资400多万,才建成了现在这座矗立在长江之滨、与镇江阁交相辉映、建筑面积近3000平米、高50多米、可同时容纳1500多人礼拜的新教堂。

没什么可解释的,套用一句老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过,在白衣庵和圣雅各堂共同存在的清末民初,这条与当时商业繁荣的鼓楼街相接的南正上街,也逐渐建立起一些手工作坊和各种商店,铜匠铺、秤铺、丝烟铺、布庄等等几乎把整条街都摆满了。以后,随着商业中心的逐步南移,这条街才冷落下来。不过在那个时候,尼姑们敲木鱼的声音和教堂传出来的钟声交织在一起,也是一种值得回味的和谐与温馨。

在南正上街与西陵一路交汇处的江边,曾经有一栋古建筑,灰墙黄瓦,飞檐翘角,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十分引人注目,宜昌人都说这就是杨泗庙,甚至连这一带的地名也被称为杨泗庙了。传说中的杨泗将军,是一位水神,本人才疏学浅,不知杨泗庙是不是曾经存在过的水府庙? 资料表明,水神庙(水府庙)在瑞符街,形成于明代,紧临镇川门码头(西陵一路江边)。据《东湖县志》载:“水神庙在镇川门外河街,乾隆二十二年毁于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据《宜昌府志》记载,而杨泗庙在小南门(旧称文昌门)下,遗址应该在南正街与学院街以及南正下街交叉的江边,与镇川门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东湖县志》上也记载得清清楚楚;“镇江王阁在西塞门(镇川门)下,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那座半截被葛洲坝工程施工的时候,用三江挖出来的泥土掩埋的古建筑在那栋仿古仿得很伪劣的镇江阁重修以后还曾经存在过。后来笔者住在南正街的时候,带着儿子不知去过多少次,那座建筑的很多墙砖上都刻有“镇江阁粮食行”的字样。后来查看资料,才知道解放以前,这里一直都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交易场所,河下就是粮食码头。

所以,以讹传讹实在要不得,尤其是在对待历史的时候更应该坚持以理服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00474/

我的南正街(3)的评论 (共 2 条)

  • 老党
  • 三角梅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