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犯的来由

2015-11-28 14:43 作者:公民话语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主犯的来由

一个偶然的机会,和《检察日报》的一位领导坐在了一起。谈话之间,他几次提醒我,遇到不好办的案子可以找他帮忙。对于这句话我倒没多在意,因为我不屑于走这条托关系办案的路子。然而,他往下说的一个案例,却很让我上心。

他说他受S省一个朋友的委托,到H省去捞一个人,这个人犯的是抢劫罪,并且还是主犯,案子刚走到法院,还没审理。他凭着系统内媒体机构领导的身份,找到H省JCY。他的登门,理所应当地受到欢迎和招待。说起他要办的事,主管领导二话不说,拿起电话就通知办案机关。

办理此案公诉的某市某县JCY的领导,接到上级指示,诚惶诚恐地带着承办人抱着卷宗赶到省城面见上级领导。

打开卷宗,一位老资格的JCG(公诉处长)认真审阅之后,质问承办人:“看完这个案子,简直就是笑话,这个人(要捞的人)从头至尾就没起到什么作用,分明就是个从犯,怎么却把他定了个主犯?”承办人看看自己的顶头上司,又看看顶头上司的上司,脸上就开始冒汗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回答道:“这个案子,提起公诉时的确有问题。因为这个案子转到我们公诉科,就不停地有相关领导打招呼。”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又是左右看了看。质问者急了,十分严厉地以训斥的口气说道:“继续说。今天在场的还有《检察日报》的领导,不要隐瞒什么。”这位承办人脸上的汗珠子开始往脖子上流了,还不敢擦一下,更为战战兢兢地说道:“这个案子属于团伙犯罪,有好几个人,但是几名主犯都有人打招呼,我们不敢不给面子。只有今天说的这名犯罪嫌疑人没人管,没人找。还有,我们一看他的籍贯是外省人,即便办错了,想着也不会出什么事,所以就把他确定为主犯提起公诉了。”

说完这些话,这位案件承办人好像甩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显得放松了许多。但因为说出了实情,吓得低下头来,不敢正视在场的所有上级领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至于结果,肯定是这个人被改成了从犯,根据法律,应该轻判就不会重判,坐牢的时间也就不会很长。这个倒不是我们谈话的重点。重点部分就是地方上的JCG竟然是这样凭着嫌疑犯没人打招呼(或者还有别的原因不便说出),不是本地人,就可以随意确定为主犯。这个做法,算什么依法办案?

听了这些,我开始对这位领导敬重起来,因为在这个案子中,他的确是办了一件好事,不但救了这个人,还纠正了法律上的错误。

然而,很多问题,又不能往深处多想。比如这个案子,没人出面过问,就没有纠正的机会,问题是不可能每个案子都会有上级领导出面过问啊!难道没人过问,案子就可以这样糊糊涂涂的办理?如果各个司法机关都是这样,哪还有什么司法公正可言?

说到这里,我忽然又想起多年前我参与过的一个案子。

那次是一个记者请我去旁听法庭审理,目的是请我帮忙分析开庭时的情况,准备上诉的策划。在这个案子开庭前,先开了一个小庭,小庭这个说法,是当时那个女庭长说的。先开的这个庭是一个盗窃案,只有一个被告人。这个被告人一看就是最贫苦的阶层,人很老实,没有文化,甚至话都说不囫囵,问他一句话,他支支吾吾要说好几次才能回答圆满。庭长面对这样一个被告人,豪不掩饰地露出了鄙夷的神色。在走过场式的询问完毕后,竟然这样问了一句:“你说你这个人,这么穷,也没有家人来看你,还没钱请律师替你辩护,你自己说,判你几年亏不亏?”

这个被告人还慌不迭地回答:“不亏……不亏……”

当宣布休庭时,庭长和几位审判员无不显得极其轻松,甚至还幸灾乐祸似地露出满脸怪笑。

她们为何敢于这样无所顾忌?因为在一个自己不知道辩护,又请不起律师辩护的案子结案时,不会遇到任何麻烦,包括来自律师和家人方面的。至于她们为何会有幸灾乐祸的表情,是不是因为没人给她们送礼?当然这个问题很不好确定。

跑题了,再回到我旁听的那个案子。看到庭长和审判人员如此的素质,我和辩护律师都特别关注,猜到这样的审判人员怎么会公正。果不其然,我参与的这个案子第一次也真的错判了,等到上诉判决时才纠正过来。

2015年5月24日上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00304/

主犯的来由的评论 (共 5 条)

  • 老党
  • 荷塘月色
  • 沐子
  • 春暖花开
  • 惜缘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