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元宵节,到底该不该放假?

2015-11-27 13:42 作者:枫株湖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元宵节,到底该不该放假?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节假日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把元宵节等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对此,网友表达了“一边倒”的支持。是反对的声音太多?此次两会代表委员元宵节放假建议获得的一边倒支持,此前在各种场合要求将元宵节设为法定节日的呼声,已经在无形中作出了说明。

(来源:3月4日中新网)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千百年前中国人的“三元说”,承续为温情漾漾的传统民俗。在中式节日与西方洋节的pk中,不少人甚至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元宵,视为中国版情人节:陈三和五娘在元宵赏灯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破镜重圆,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 元宵放假,无非几个以下的理由:一则,节假期后,各方立刻恢复“上班模式”,想要好好“闹元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传统节日没有时间的舞台,想要大放异彩无异于无米之炊。二则,元宵放假也不是天马行空的臆想。在宋朝,春节放假7天(一般是大年初一前后各3天),元宵放假7天,加一块儿接近半个月。经济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进步了,休息休假权的边界,自然也该随之而调整。也有专家担心,元宵节距离过年太近了,“大家刚刚上班,就又放假,恐怕不合适”。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不过,仔细想想:几个法定短假,清明、劳动、端午等,哪个不是“刚上班几天就又放假”的呢?这些年,我们在假日上的纠结,简单说就是——“短假又怕休息不好,长假又怕工作不好,不放假又嫌生活不好”。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节假日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建议,元宵节和重阳节应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这样能更好弘扬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丰富我们的精神文明和人文情怀,也是彰显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让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此,网友表达了一边倒的支持。 去年底,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全国假日办“改编”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后,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调查问卷呈现“一边倒”,不少网友提议“最好从除夕放到元宵节”。今天是元宵节。每年的两会都是在元宵节前后召开,因此,几乎每年的两会上,元宵节是不是能够放假总能成为一个公众话题。而每年,民意的诉求几乎是一样的——压倒性的一边倒。足以见得,公众对于假期的需求,犹如对人民币的需求,越多就越好。 多一个元宵假日,多一点团圆的意思。这么多年过去了,元宵节依然无法“转正”,这是为何?是元宵节级别不够?不论是起源时间,还是影响力,元宵节都丝毫不输于端午、清明、中秋这些传统节日。是我们的法定节日太多吗?中国现行的法定节假日,在世界上能排在中等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的职工带薪休假天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下子拉低了幸福指数。元宵节被列入法定节日,中国人的总休假天数不过多了一天而已,根本算不上奢侈。

在民间,元宵节被不少人视为团圆节,正月十五这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那是一件幸福的事。遗憾的是,元宵节不放假,“团圆节”名不副实。元宵节也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和敬老老的中华美德是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坚守的,无关元宵节和重阳节是否放假。元宵节,到底该不该放假,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支持放假者认为,元宵节是自秦汉以来就设立的传统大节,政府对此节日不管不顾,是无视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另外,元宵节也是基层尤其是农村进行习俗活动的一个节日载体,灯会、扭秧歌、踩高跷、玩旱船等民间习俗与节目,也都基本是在春节到元宵节这一段时间开展,放假能更好地促进这些活动的开展与传承;同时,假期本身都是多多益善,公众多一天休假,幸福指数就会有所上升。而站在管理者一方,却也有一些拒绝放假的理由。客观现实是,国人公共假期11天的现实,在国际上处于中位水平,不多不少,每增加一天的公共假期,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压力,尤其是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成本和工作效率的报怨;还有一个原因是,元宵节与春节离得很近,春节刚刚放完7天假,再对元宵节放假,会被质疑为放假太密集。 自清明、端午和中秋节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起,就有不少人为元宵节的不幸遗落耿耿于怀。从文化层面看,元宵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缺文化底蕴,尤其是民间习俗更是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已成为人民群众节日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如果元宵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能让更多人全面了解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可是,我们真正渴望的,就是元宵节这1天的假期吗?这1天假期,到底能不能填满公众对于假期越多越好的欲望呢?笔者认为,公共假期11天这个大的蛋糕,本身发生量上的变化的可能非常小,即便有了元宵节假期,也可能会削减其他假期。即在公共假期这个蛋糕没有继续做大之前,所有的假期调整无非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笔者认为,带薪休假不落地,元宵节假就永远饥渴。公众渴望的,其实是带薪休假的落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早在2008年1月1日起就已经开始施行,带薪休假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了7个半年头,然而,我们身边仍然难以有人说自己真正享受到了带薪休假制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私企和民企而言,带薪休假更是难以落地。元宵节该不该放假?也许这个问题千人千面,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方面,如果要谈传统节庆文化,农耕社会沿袭下来的这些节日,基本都是在休息休闲时约定俗成的。一边八小时工作,一边力倡节日文化,这靠谱吗?另一方面,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中国正在飞速发展的路上,产业转型的压力、社会调整的压力,化为“每天平均有1600人因为过度劳累死去”的尴尬现实。白领阶层对过度工作的担心,也许暗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临界点。多放一天假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制度取向日积月累的变化,能踏踏实实告诉产业劳动者:休息,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因此,除了文化因素,公众更渴望的不是元宵节假,而是带薪休假。只有带薪休假全面落实了,公众才不会揪着一两天的假期不放;也只有把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了,国人与外国人在假期方面的权利才有希望被拉平,所谓“休闲社会”才有可能建成。据报道,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节假日问题成为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把重阳节、元宵节设为国家法定假日获得了网友的广泛点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00012/

元宵节,到底该不该放假?的评论 (共 6 条)

  • 老党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沐子
  • 诗心云卿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