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作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眼下,随着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后半阶段,有的部门、单位部分党员干部会产生“过关了”的思想,对“四风”问题也不再较真了。当下如何防止“四风”问题的反弹?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来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这就为我们持之以恒地改作风直接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各单位中,“四风”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热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市县直属单位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有的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存在口号响当当、服务冷冰冰的现象;在一些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其他基层组织中,存在不关心群众冷暖,责任心不强的现象等。基层的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这就要求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突出做好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
作风方面的积弊顽疾,归根结底还要靠制度来根除。无论是中央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章制度,还是各部门、各地区针对实际问题发出的各项禁令,都是在努力塑造制度的权威、打造制度之笼。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制度面前说一不二、纪律所向利剑高悬,释放出了我们从严治党的正能量,顺应了党和人民的意愿。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从治理“舌尖”、“车轮”上的腐败,到狠刹公款送月饼、贺卡、节礼等不正之风,中央及有关部门从关键节点入手,从群众感受最直接、批评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动真碰硬、狠刹歪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万余起,处理党员干部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这样的惩戒力度,想必已让很多借着年终节日拉关系、乱花钱者心存忌惮。在成绩面前,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甚至是变本加厉的反弹。一些“四风”问题改头换面,重新出现:有的楼堂馆所穿上“创业大厦”“研发中心”等“马甲”;礼品册、电子礼品卡等更加隐秘的送礼和收礼手段出现。这些现象不容忽视,必须高度警惕,这一切都时刻在警醒着我们,改作风还得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改进作风上真抓实干,创造了不少的经验。好经验不仅要发扬,成熟的还要上升为制度。只有进一步用制度把改作风的成效固定下来,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四风”问题卷土重来。“政贵有恒、治须有常”。现实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软抵抗”依然存在,规避制度规定的手法更是花样百出。这就要求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绷紧执纪监督这根弦,在群众的支持下,严厉查处各种顶风违纪的行为。特别是在元旦、春节、端午、和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我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执纪监督方式,眼睛亮一点、耳朵长一点、鼻子灵一点,善于发现问题,严格责任追究。对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奢侈浪费等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问题严重的还要追究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还要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必须把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盼、实际的需要、新鲜的经验及时结合起来,保证各项制度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贯通。否则,各项制度各说各话,甚至相互打架,基层就会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老章程新规定不协同、不配套,执行起来就会彼此掣肘、互为梗阻。制度系统化,管得住现在、跟得上发展、经得起检验,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将“四风”余毒排出党的肌体之外。
如果制度建设不科学,程序模糊、要求笼统、责任不明,就只会贴在墙上、喊在嘴里,无法落实到改进作风的实践中去。制度的效用,最终体现在不折不扣的执行。整治“四风”,制度面前不能当“好人”,规矩面前不能搞“变通”。要让制度约束落实在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必须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纪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因为形成的风气不会一朝一夕,改变的风气也不在一时一事。抓作风、反“四风”,必须锲而不舍,特别要注意一些“升级版”违规违纪手段的出现,切实做到常态化、长期抓。科学的制度,必然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于法周延,要求制度设计体现法治思维,在各方面考虑周全,减少制度盲点,堵上制度空子;于事简便,要求制度修订体现改革精神,反对为制度而制度,实施起来有靶点,操作起来不繁琐,做到便于遵循、便于执行、便于落实、便于检查。
要真正扫除“四风”,让教育实践活动产生实际效果,必须严字当头,始终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同时,还要在建章立制中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将作风“软要求”转化成考评“硬指标”,纳入巡视监督、干部考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等常态化工作,形成督促落实和责任倒逼机制。在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制度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在实践中及时改进和优化制度本身,注重制度执行的严格性,使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真正落到实处。改作风,怕的是虎头蛇尾,难的是善始善终,要的是久久为功。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强化监督为重点,将从严治党、改进作风的要求落到实处,我们就一定能根除顽瘴痼疾,把我们党建设成作风严谨、组织严密、制度严格、纪律严明的执政党。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改作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改进作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要我们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盯紧,一个“标”一个“标”地治理,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我们的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必有大的好转,作风建设必见大的成效。
改作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评论 (共 6 条)
-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