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些年轻人过年为何“没脸回家”?

2015-11-19 08:21 作者:枫株湖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有些年轻人过年为何“没脸回家”?

每年临近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将踏上归乡的旅程。对他们中的不少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同时也感到一种压力。相对于父老乡亲很高的期待,“没脸回家”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感受。这种心态需要关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据我了解到,大多数的农村青年学生大学毕业后,父母都为其倾其所有,甚至有很多家庭为此欠下债务,但毕业后,大多的毕业生都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现在的年青人大多都好面子,在他们眼里自己是大学生,和普通农民百姓是不一样的,觉得自己不能和普通的农民百姓从事一样的苦力工作,毕业后如果在自己的家乡不能找份体面的工作怕遭到自己身边人的耻笑,更不能接受别人的指指点点,内心深处极不坚强,怕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这致使太多的农村青年毕业生们宁愿在外地遭遇常人难以忍受的心理痛苦挣份低工资,也不愿有吃有住地生活在父母的身边,他们的实际生活遭遇常常与自己父母所言是相反的,而很多的父母却并不知晓自己子女在外工作的不易,究其原因都是面子惹的祸。

众所周知,家本来是一个温暖而又人人向往的地方,但在今天却有一群人,他们却认为自己“没脸回家”,这一类人就是那些历经千辛万苦跳出“农门”的大学生们。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子------农村大学毕业生群体有成为社会“夹心层”的趋势,为何这些天之骄子成了如今的社会“弃子”,对这一问题,真的需要我们的社会去深思,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去破解这一道社会难题。据中国社科院2013年底发布的社会蓝皮书分析,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失业率达30.5%。农村大学毕业生“夹心层”特征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就业上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立足难和家庭期望压力下难以返乡的两难。他们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处于尴尬地位:这一群体有强烈的摆脱社会下层的动力,但又难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因此,这些天之骄子就成了一群“没脸回家”的人。

农村大学生们无脸回家,或许缘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太大。因为大量的农村大学生们之所以历尽千辛万苦上大学,之所以用光家里所有的积蓄,有的甚至是举债上大学,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跳出“农门”,能够在城里找到一个好工作,能够迅速改变自己和家人的贫穷命运。但现实是城乡教育不均衡导致农村大学生只能集中上二本、三本和专科院校,这些学校改革之后几乎是学生自己掏钱上学,经济压力可想而知。我们深知农民百姓家中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极其不易,这样的家庭大多都是日常生活节俭,供子女读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时下,我们大多家庭都有一至两个子女,作为父母对于子女求学方面,都舍得花钱供其读书,情愿砸锅卖铁供养其完成学业。但有一个悲哀的现实是,如今的大学生们念完大学后大多都不愿回到家中,不愿就近工作,这种现象在农村已是越来越严重。

而今,又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农村大学生又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存在高不着低不就的就业难题。同时,对这一群本没有社会资本,没有掌握资金、信息、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源,又不能“拼”的社会大背景下,农村学生自然是难以立足,同时还要经受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之痛苦,能够养活自己实属不易,又怎能希望他们能够改变那个贫穷的家。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太大,由于农村大学生们一系列的不如意,让他们“无脸回家”,至少是不能“体面地回家”成了情理之中的事。农村大学生“没脸回家”,看似是农村大学生们的不幸,但实则是反映出了我国的社会问题,对这一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需要关注,更需要及时找到破解之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先要及时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大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扶持和帮扶力度,而不能再让广大农民为城市经济发展作无私的奉献。如果不加大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不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等各方面的投入,不真正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难题,那么“没脸回家”的人恐怕还会有增不减。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让农村学生在教育上不再输给城里娃。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还必须加大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要开辟多种就业途径,要让所有的农村大学生都能够顺利就业,都能够及时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如果广大农村大学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读了“天价”的书,最终的结果却是找不到工作,就不到业,那么以后的大学恐怕就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去读。

三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大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及时打破农业、非农业户口管理的二元结构,真正建立起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逐步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让农民,更让农村娃不用通过“跳农门”的困难方式也能当上体面的城里人。

防止农村大学生成为社会“夹心层”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其核心是要实现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使农村的工作生活水平并不亚于大城市。哪一天农村大学生及其父辈不再把在城市体面生活当做想,他们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没脸回家”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7897/

有些年轻人过年为何“没脸回家”?的评论 (共 7 条)

  • 雪灵
  • 老党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孟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