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香炉寺风景

2015-11-18 12:05 作者:玉 一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一个风景秀美的“十一”长假,我和朋友们一起来到了陕西与山西相交的地界香炉寺。香炉寺位于佳县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香炉寺地势险峻,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如龙卧波。在山西佳县这个古老而又清新的小山村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显得静谧而成熟,一切都充满了感动的情节。 因为生活在水泥钢筋的喧嚣城市,所以小山村才更加显出它的无穷的魅力而使得我们都充满了无比惊喜。因为不经意,因此小山村在我们的心里变得更加绚烂。

佳县的一切仿佛充满了觉醒和叛逆的力量,与缤纷的城市相驳。因为无法规则因此飘渺成未来的妄想,有如光谱的七彩被理性的分割,游走于理性和感性之间把所有缤纷的色彩混合而融合成黑,因此黑变为了最绚烂的色彩。

在这里,我们大饱了“枣儿”福。经过村民的同意,我们背者画包悠闲的走在枣儿林里,边走边找大个儿的枣儿摘,边摘边在身上蹭一下往嘴里送。在这里吃枣儿村民是允许的,你尽可以放开肚子大吃。那个甜呐!沁人心脾。在去往香炉寺的路上,我们看到村民们都在忙着摘枣,运枣。路边有从城里驶来的大卡车正在收购,很多村民排着队,每个村民跟前都放着一个鼓鼓的编织袋。满车的红枣,地下放着秤,有的正在过秤,有的正从家里往外搬,过完秤的村民手里拿着钱有说有笑,......真是热闹极了。

蝉噪林欲静,鸣山更幽。山水之灵气,陶冶人的心魂。我仿佛在这美景中找到了生命之源,微波荡漾,水声潺潺,那一丝丝涟漪涤荡了心灵中所有的杂念,只剩一味沉醉。一直以为越是自然的,就越是美丽的。即使这不加修饰的小道,也充满着野趣。漫步在横贯东西的黄河大桥,深刻体会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名言。我们一边在桥上沿着河水走着,嘴里一边吃着幽香沁脾的又甜又脆的枣儿,还不时的边走边观看这村里的美景,不觉就来到了香炉寺。

香炉寺坐落在一座丛林茂密、景色迷人的山上,山下就是滔滔不息的黄河的分支。虽然正是金秋,却也能感受到北方特有的丝丝凉意。来这里的除了游人外,可以判断平日里几乎很少有人来。我选择了一个角度,坐下来,面对眼前的无限生机与造化,触动着我无限遐思与灵感,开始了香炉寺的特写......

香炉寺有一种特有的豪放,豁达和大度。它蕴涵了北方的所有气质。它让人产生一种联想,似乎在流动,又似乎在沉睡。它古老沉稳而又写满沧桑,在混沌中放出流光异彩的光明,旨在营造一种辉煌灿烂的现代都市生活精神。不是吗?如果城市象征着白天的景物,那麽,它就像深的荒寂;如果都市是夜深的景观,那麽它就是白昼的热烈。阳中寓阴,阴中寓阳。它在默默的经历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淡泊空明的氤氲变幻。似乎是一种权利和批判理性相交织的巨网,内在中蕴涵着左冲右撞的冲突,挣扎着以求新变。我感叹香炉寺的纯粹和自由,将自己的疆域开拓的充塞奇观而又满眼废墟。真可谓:视万里之远,得咫尺之间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夜里,我们住在村民老乡的家里。房东老太热情有余,给我们拿来了自己种的花生、红枣和苹果。我们谈啊,说啊,吃啊......开心极了,仿佛生存在陶渊明虚拟的桃花园里。

香炉寺写生的一天很快就结束了。我托一只手提箱, 背一个画包,在这个多情的季节里收获了作品《香炉寺秋韵》。香炉寺的秋叶也和着我的心跳的节拍飘落纷飞,演绎着作为画家的杜撰,追忆着心灵的一次次感动。香炉寺朴素的风景,让我们走过了秋红,走过了沧桑,走过了诗词歌赋的缠绵,从不低头,吟出万千诗句,画出美景无数;香炉寺朴素的风景,幻化着诗意的画卷、惬意和潇洒,纯净而清澈,它默默地成就了诗人与画家。它从唐诗中飘落,又在秋韵里定格。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没有陌生的问候,没有客套的寒暄,默契让我们彼此感动。在如此的山色中,深深地呼吸大自然浓郁芳香的气息:人如此淳朴,水如此清澈,天如此湛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7716/

香炉寺风景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