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屋

2015-11-02 16:16 作者:雨轻似梦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当苍老的院墙爬满了湿润的青藤和绿苔;当黄昏下的最后一缕炊烟消逝在黑里,遥远的记忆就这样缓慢走近。已数不清是多少落红更换了花;又是多少孤寂代替了繁华。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相信,不管时间如何更替,岁月如何变迁,每个人的心底深处都一直蕴藏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也许是那泥泞的乡间小路;也许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又或许是老旧的青砖瓦房;以及屋前那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的灼灼桃花,这些都成了你我心中永远不会终止的牵挂

每一个村子都有属于她本身独一无二的故事,昨雅村也不例外。如果要讲述她的故事,我想大概是要从老屋讲起。我曾经问过很多人关于村子的起源,关于老屋的存在,但是很多老人都不知从何说起。也许是随着老一辈的村人们相继老去,一些故事,一些过往早已随着他们的离开而渐渐被淡忘甚至是遗忘。

童年中的很多记忆都与这座老屋息息相关关。依然记得小时候,那会儿,偌大的老屋里只住着一对年老的夫妇,他们没有儿子,女儿也已经出嫁。其他的人也都搬出老屋在村子的其他地方寻了新地,盖了新房。人去屋空,曾经很多人在老屋里共同生活的场景虽已经画上了句号,但她本身存在的意义,在村人们心中的位置从没有句号,没有尽头。当热闹落幕,繁华褪尽,老屋便成了我们这些小孩聚在一起玩乐的地方。

我家离老屋很近,出门便可以看见她遗立在许多泥房黑瓦中间,相对与周围的房子,她更显得老旧,古朴,甚至是带着历史沧桑的痕迹。对于老屋是何时存在我一直都不得而知,直至最近查阅了相关资料和询问了大伯才推断出个大概的时间。依然记得那天大伯刚从其他地方回来,晚上喝了点酒,我拿着那本厚厚的族谱满怀期待问他,酒后的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他所知道的事,那会我一边对照族谱,一边结合大伯口中所述,发现老屋是在清嘉庆年间修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是在嘉庆年间,有四个兄弟从下雅村搬到了这里,他们便是昨雅村最早的祖先,大哥一匡,二哥一本,三哥一贯,最小的是一善。到目前为止大哥一匡公的后代已经到了第十代,而最小的一善公也是我的亲太祖公到我这一代是第八代,侄子是第九代。这座老屋是以大哥为首共同修建的,凝结了祖辈们的心血和团结。它由最初的一座老屋扩大到现在的一个大村,由最初的四个人繁衍到现在的一村子人。虽然经过两百多多年的风风雨,物转星移,古人已去,但老屋仍在,村子仍在,我们便有足够的精神支柱生生不息。

老屋是由前厅、中厅、大厅为主要组成部分,各个厅内又各有房间,总共有十几多间。刚进大门就是前厅,前厅不宽,左右各有一个房间。厅堂和房间的屋梁都是很高,怪不得以前会有那么多的梁上君子,也许是因为屋梁高好藏身的原因吧。前厅和中厅之间隔着一块露天的空地,现在这块地方的四周长满了高低不齐的杂草,这也就成了蚂蚁、昆虫隐密的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中厅很宽,进入中厅要迈过和她一样长的门槛,大概有五六米长。中间凹了进去,也比两边的更平滑。这是因为经常有人坐在上面。听奶奶说过,以前人们住在老屋的时候,一到晚上或者下雨天,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会聚在这里聊天,那会还没有电视、手机等,聚在一起聊天便是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活动。现在很多人都是在自己的家里自娱自乐,很少有那以前那样的群体活动了,就连小孩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儿时的游戏渐渐忘却。每当村里有老人老去,也是要放在这里守候三天。前厅和中厅是做法事,送丧的主要地方。晚上大人们则要守着灵堂过夜,小孩子困了就在旁边的草席上睡觉,依然记得太祖母和爷爷去世的情形,我和哥哥姐姐妹妹们都是挤在一起睡在草席上,如果害怕的时候就往离自己最近的身体靠去,迷迷糊糊中触到了温暖的身体,心也会跟着安定了不少。中厅的左边有一个石拱门,穿过石拱门是一些房间,那对夫妇就是住在这里。他们的面容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是因为小时候经常跑去他们那里。他们人很好,那会大伯婆应该是八十多岁了,梳着整齐的发髻,背有点驼,手里经常拄着一支半个人高的拐杖。奶奶让我送东西给他们的时候,我是最喜欢的,因为她经常会拿着好吃的东西给我们,像是香蕉,石榴、糖果等。有时是她站在门口叫我们去她家,有时候是她拿到家里给我们。那时候很简单,可以单纯地喜欢一个对自己好人,也可以单纯地不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人。而大伯公他有一双巧手,他会编织一些既漂亮又精致的竹篮子,我们曾拿着他们送的篮子上山采野果,相对于袋子竹篮更适用。我们一直都把它们保留了很久,直到后来把旧房子拆掉重新起了新房子,才把它们遗失了。老人离开了很久,竹篮子也遗失了很久,甚至连他们曾经居住的房子也塌落了很久,但对他们的记忆,他们的笑容一直都还在。中厅的正后方也是一个门,不过这是由三个门组成,中间的是两扇雕阁门,左右又各有一扇门。当时我们就是依靠这几扇门度过一次又一次的欢乐时光。穿过木门后右边是房子,左边又是石拱门,门后的路往前是连接第一个石拱门,往后可以走到大厅。中厅和大厅之间也是一个露天的空地,两边也有一些房子,但都是一些泥房,这些房子一直都没有人居住,基本是用来装柴火。走过这空地便到了大厅,门口的正上方挂着一块雕刻有“进士”二字的木牌匾,旁边还有一些细小的文字,只是牌匾太高,我一直都看不清是什么字。跨过膝盖高的门槛便是完全进入但大厅,厅内有四间房子,有些房子还有阁楼。随着年代久远,加上漏雨,现在那些阁楼基本已经塌落下来,掉落下来的也已变成了朽木。大厅的正中间供奉着祖宗的牌位,逢年过节都要来这里祭拜,也只有这时,大厅才会恢复以往的热闹。

老屋经过两百多年的岁月变迁、风雨飘摇,面貌早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模样,除了大厅还保存着比较完整外,前厅和中厅已经塌坯了一半。周围的草已有人高,石拱门也早已被荒草掩藏。记得那天我陪奶奶去老屋时,奶奶说下次要把这些草除掉,以前都是奶奶和五伯娘会除掉这些杂草以及打扫大厅,现在依然还是。现在每次走进老屋,心里涌现的尽是惆怅和悲凉。不知道是来自时光的无情、风雨的侵蚀还是我们的漠不关心。当你发现自己从小站到大的地方已满目的萧条;当你看见变了色的青砖以及一堆堆高低不平的土墙。那种真切的悲凉足以让人流泪。最近常常在想老屋还能坚持多久呢?也许是一两年,也许是三五年,这样的状况我们真的无法挽回,无动于衷吗?我知道也有人建议要重修老屋,但结果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的事就变得越来越多,害怕有一天再也看不到老屋的身影,甚至连残破的也不复存在;害怕有一天在某个地方把老屋遗失了,连同对她的童年记忆也一并遗失;害怕有一天因为自己的执念留下遗憾。

一路走来,老屋承受了太多的磨难,她见证了昨雅村太多的荣和辱、乐与悲。但我们能留给她的,能为她做真的是太少了,甚至连保存她的生命也无法做到。一直在想这世间究竟有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呢?后来发现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和月可以毫无瓜葛;沧海可以变桑田。但似乎只有回忆过去是不会变化的。我想对老屋的纯真回忆,对老屋的点滴过往我会一直珍藏,不敢遗忘。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3931/

老屋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