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老六其人(一)

2015-10-29 14:15 作者:馬火夫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马老六今年六十六岁,身高一米七,体重六十九公斤。国字型的脸,五官楞廓分明,中庭雄健,眼睛有神。不笑时,脸上几乎看不见皱纹,加之一头乌黑头发,显得很年青。马老六身材匀称,运动员体型,走路时昂首挺胸,加之衣着得体,所以不见半点暮气,很精神。知道他底细的人喊他老帅哥,不知他底细的人那怕才三十岁,也喊他马哥,看不出他与年青人有多大距离。

       马老六之所以显得年青,其中有一条是他要赶时髦。马老六四十多岁就开始谢顶了,2003年他化了两千元钱做了真头发的发套,戴上去立马年青了好几岁。接着他又去做了眼部整容手术,割除隆起的眼袋,拉高了眉毛,拉紧了眼脸,眼部周围的皱纹消除了,眼睛显得大而有神,人就更年青了。

        马老六出生在川南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个中医师,母亲是普通家庭妇女。马老六家里子妹众多,幼小时家境很困难。虽然长在红旗下,在一个小镇里哪里看得到”新中国翻天复地的变化”?幼小的记忆中,只看过不少人被斗争,很残酷。搞集体化,人们不能自谋职业,不能自救生路。经历过反右派斗争,人民公社,大战钢铁,大跃进,大食堂。尤其大食堂,看过饿死很多人。所以马老六虽然戴过红领巾,但是从小心就不是红的。以后好不容易考上了公办初中,读了两年中国就开始搞文化大革命。以后就是失学,造反,搞武斗,经历过枪林弹,经历过血肉横飞,看过成堆的死尸。造了几年反,人也大了,该正经找饭吃了,政府却没有办法解决就业。于是毛泽东毛老太爷一声令下,马老六只能下乡当”知青”。

        马老六当”知青”从来没有积极表现过,更不去tian贴干部。但是也不打架斗殴,更不偷鸡摸狗,而是长期在社会上流浪,打短工。马老六当”知青”那几年学过木匠石匠,修公路,修房子,伐过木,办过私人养蜂场。

        马老六办私人养蜂场的事很值得一说,因为很有传奇色彩,也由此改变了马老六的人生轨迹。

        一九七六年初,马老六家里借了七、八百元钱,加上上年马老六几年来唯一一次挣的三百多元钱,以生产队的名义办了一个养蜂场。马老六与生产队协商好了,养蜂场由生产队出面申请,由马老六个人投资,自己管理,自负盈亏,但每年向生产队缴纳公积金,在生产队分粮食。申请很快批准,办好了养蜂放牧证。马老六买了二十多群蜜蜂,在舅舅的帮助下找到陝西凤县国营农场的刑师傅做老师,养蜂场正式开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马老师的养蜂场第一个蜜源是川南的油菜花期,但是整个花期是不断的寒潮,马老六没有取一次蜂蜜。花期结束后马老六的蜂场随刑师傅转移到陝西宝鸡,先是采菜花蜜,后是采槐花蜜,三个多月一样粿粒不收。在宝鸡的时候,刑师傅有一个养私蜂的朋友带着二十多群蜜蜂来了,大家住在一起。来人叫刘森,甘肃天水人,四十多岁,很和人。马老六在宝鸡没有收入,生活费都没有了,刘森先后借了二十多元钱给马老六。宝鸡的蜜源结束了,要转移到青海,可是刑师傅和马老六都没有路费。刑师傅虽是国营农场,月月关工资,但是半年时间没有给单位缴一分钱回去,无脸面再向单位要蜂场的转移费用,只能自己想办法。刑师傅联系到一个辽宁人,记不起姓名了,只记得他有三十多群蜜蜂,但是蜂群都很弱势,是才买的。此人上年火车转移蜂场时出了事故,铁路上今年才赔偿下来,新买了蜂群,还剩有钱。刑师傅和他商量好了,由他借钱给刑师傅和马老六,大家一起转移到青海湟中采菜花蜜,到了青海湟中有收入了再还他的钱。到了青海湟中,马老六的蜂群繁殖还比较好,来了几次菜花蜜。辽宁人要马老六还二十多元钱的转运费,并要马老六报达他,送他三十框蜜蜂。马老六原来与型师傅商量过,还辽宁人的钱,再由马老六送他七框蜂。七框蜂在新蜜源地可值两百元钱,马老六本来都答应了,现在辽宁人却要三十框蜂。马老六愤怒了,只还了辽宁人的钱,一框蜂也不送了。辽宁人恼羞成怒,竟然到湟中县公安局揭发了刘森是养私蜂的人,并且揭发了刘森说了反动话。在大家没有翻脸前,闲聊时刘森是说过”毛主席那么老了,如果去世了,邓小平会不会搞资本主义复僻?”。这个话在当时是一定要坐牢的。但是湟中县公安局的人来蜂场调查时,马老六与刑师傅还有他的助手订了攻守同盟,说刘森是马老六聘请的师傅,只带了两箱私蜂,说反动话没有这回事。但是刘森连生产队的证明都没有一张,算是盲流。湟中公安局的人以此为由收容了刘森,并说他们不管养私蜂的事,但是一定要追查说反动话的事,要马老六、刑师傅和辽宁人三家养蜂场都不能在刘森说反动话的事情调查清楚前走人。过了几天马老六去湟中县收容所看望刘森,正巧碰到公安局的人正在打刘森,耳光左右开弓,刘森的脸被打得通红。刘森立正站着,眼里包着泪水,看见马老六进来,泪水刷刷的流下来。马老六冒冒失失地阻止了公安继续打刘森,对刘森说了些劝慰的话,留下一瓶蜂蜜,回到蜂场。只是马老六没有想到,和刘森这一别,竟是永别!以后刘森被关了一年多后放了,两三年后特意到四川来看望马老六,马老六又离家去社会上流浪了,没遇上。只是马老六的家人接待了刘森,说起往事,不胜唏嘘。快四十年了,马老六至今再也没有刘森的消息。

        花期一过,蜂场必须转移,否则蜜蜂会全死在那里。花期过了,马老六和刑师傅不管湟中公安局的禁令,找了一辆拖拉机,装上蜂群急急忙忙到西宁。辽宁人想上前阻止,被愤怒的马老六打了一耳光,脸上吐了一口唾沫,扬长而去。马老六和刑师傅到了西宁西站,一时找不车皮,第三天下午,辽宁人带来了西宁市土产公司的人,以马老六有刘森的私蜂为由,马老六和刑师傅的蜂场被扣留,蜂场被关进了西宁市土产公司的大院,等待有调查结果再放行。蜂场被扣留的第二天,天空忽然阵阵哀乐,毛泽东死了!马老六心头不由一阵阵紧,隐约感觉到自已和刑师傅的蜂场很可能完了!毛泽东一死,各级政府,各机关单位忙着搞各种悼念活动,筹办追悼会,加之调查信函往返,折腾了好长时间。有句古诗:胡天八月即飞。西宁的秋确实冷得很,但是蜂群没有任何保温措施,又没有蜜源,很多蜜蜂飞出去,飞回来却冷死在途中。蜜蜂只有死,没有蜜源母蜂却不会繁殖。等到十月初放行马老六和刑师傅的蜂场时,马老六的蜜蜂已经死了90%。马老六的蜂场在初返回家乡时,蜜蜂全部死光,马老六自己和刘森的蜂箱和一些工具用具,只能贱卖或是送人。

        马老六的养蜂场就这样短命,不到一年时间彻底覆灭。毛泽东死了,上天为什么安排马老六、刑师傅、刘森或许还有辽宁人的上百万只蜜蜂殉葬呢?

        第二年初,正是因为毛泽东这个镇山太岁死了,知青突然可以回城了。马老六按规定去顶替父亲做医生,因为下乡当知青的时间要算成工龄,马老六算是熟练工,可以拿二十六元一个月,如果按学徒工算只有十八钱一个月。但是马老六因为办养蜂场欠了一屁股烂账,不敢当那个二十六元钱一个月的医生,而是跟搬运站的头送了一节布料,去当了一个抬煤炭的搬运工人,可挣一百多元一个月。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马老六对刘森的知恩报恩,对刘森江湖义气,以及为保刘森与刑师傅和他助手订攻守同盟的勇气和正气,代价不可说不惨烈,是笨?是蠢?是脑壳一根筋?还是在那段黑暗昏沉历史岁月中熠熠生辉的、真正做人的应有品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3006/

马老六其人(一)的评论 (共 9 条)

  • 老党
  • 荷塘月色
  • 淡了红颜
  • 孤帆鸢影
  • 江南风
  • 沐子
  • 大奔
  • 龙行天下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马老六之所以显得年青,其中有一条是他要赶时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