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澄明的湖淡泊的心——读梭罗《瓦尔登湖》随想

2015-09-21 10:01 作者:樵夫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心仪已久,希望得到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

因为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瓦尔登湖》的书评。说《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它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瓦尔登湖》发表了对自然、人生和文艺问题的见解。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而它又极具审美价值,是一部大的美文

有一个周六,我在襄城东街新华书店淘宝,我眼前突然一亮——一部银灰色封面的、戴欢翻译的、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瓦尔登湖》静静地竖在书架上。急忙翻阅起来,发现该书印制非常精美,装帧设计独到,还有美轮美奂的插图。我便如获至宝,不释手地捧回了家。

可是,我在银行工作,担任着高管,任务压头,事务繁冗,车马劳顿,没日没。稍有闲暇,我总是把它拿起来,又放下,读几页,又丢在了一边。

待到去年退出现职,无“官”一身轻,有的是时间了,我决意要认真地读一读这本西方人认为与《圣经》一样的散文经典

不曾想,天长日久,那本书上竟然落满了灰尘。我轻轻地拂了去,兀自叹息了一阵子,遂泡了杯酽茶,端坐在电脑桌前,开始静下心来细细地咀嚼《瓦尔登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他于1845年天干了一件让世人都没有料想到的事情,就是拿了一把斧头,到康科德郊外的林中自己搭建了一座小木屋,开辟了几块处女地,然后边劳动、边阅读、边思考。他的一切所需均依靠自己动手获取,就这样在湖畔生活了两年,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之后将湖畔生活写成了《瓦尔登湖》一书。

一个章节,一个段落,一句话,一个词,渐渐地,我被《瓦尔登湖》所吸引,我被梭罗带进了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空灵的世界。原来,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

于是,我在《瓦尔登湖》上圈点,我到《瓦尔登湖》里游弋,我从《瓦尔登湖》中品味。我把在《瓦尔登湖》里,看到的景;在《瓦尔登湖》里,读到的人;在《瓦尔登湖》里,想到的事……在电脑上用WORD做起了读书卡片,在远达集团公司开展《这些年,我们读过的好书》活动时,整理出来,奉献大家,就像是瓦尔登湖里的一滴水,瓦尔登湖边的一棵树,《瓦尔登湖》中自由的、真正生活的主人翁——梭罗。

这是我看到的景——“而瓦尔登湖更为出奇,甚至站在同一点上,湖水也忽蓝忽绿。俯仰于天地之间,它同时兼备了两种颜色,从山顶看去,它呈现蓝天的色彩;走近湖边,看到岸边细沙浅水处,水泛着黄澄澄的水波;再远一点,呈现淡绿,愈远愈色泽加深,最后水波荡漾呈现一色的黛绿,但有时在阳光的映衬下,近岸的湖水呈现一片鲜嫩的碧绿。”“一个湖是自然风光中最美妙、生动的所在。它是大地的眸子,凝望着它的人可反省自我天性的深度。湖畔所生树木是睫毛一般的镶边,而四周苍翠的群山叠嶂是它浓密突出的眉毛。”“我眼中的湖水滑落了它夜色的雾衫,渐渐地,它柔缓的涟漪,或它亮滑如镜的湖面,在远近各处清晰起来。此时的雾霭,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隐没于森林中,又犹如异教徒在夜间的秘密聚会,偷偷地散场了。雾珠随后仍垂吊在树枝上垂吊在山边,整天都不消失。”

这是我读到的人——“不管你的生活多么的卑微,你还得面对它,继续生活,而不要逃避,更不要诅咒他。生活未必像你想的那么坏。当你最富时,其实最穷。吹毛求疵之人即使到了天堂也会挑三拣四。哪怕在贫穷,你都要热爱生活。即使在贫民窟或是富人区,阳光在窗户上的反射都同样闪亮,积同样在早春融化。我觉得内心宁静的人,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像在皇宫一样,心境开朗,生活知足。”

这是我想到的事——“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我用该书的目录,串起了一长串珠玑,与你分享:“隐居林中”“简朴生活”,看“春”,听“声音”,垂钓“湖”上,“翻阅书卷”,“诗意的添补”,俯视“青青豆叶”, 漫步“中田园”,厮守着“温暖的木屋”,也不理会“过的动物”,“冰天的雪湖”, 尽管“邻居:野性难驯”,哪怕是“前代居民,冬日访客”,仍与“访客”“村民”侃侃而谈,细细思想“我活在何处,我为何而活”以及“更上一层的法则”。

当下,尽管我们不能超凡脱俗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离我们很远很远,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湖泊,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忠实地追求个性与真理,清醒地区分财富与包袱。

现代生活给人类提供了几乎随心所欲的舒适。我们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时,敬畏自然,遵从规律,而我们,却用冷酷的手段想要征服自然,破坏平衡。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又给自己埋下了生态陷阱和自然灾难。因而,只能以回归自然、回归理性来安慰自己的无奈与愚昧。

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就会多一条后路,这该是《瓦尔登湖》的一句隐语吧。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想,这真理就是:热爱自然,创造生活。

掩卷而思,《瓦尔登湖》是一本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细心品味的好书。拜读这样的圣书,我们需要勇气,去挣脱世俗与自私的藩篱;走进梭罗的心底,我们需要淡泊,去清洗铜臭与浮躁的心态。否则,我们不配读它,更无法真正地读懂它、领会它。

一清早,我躺在母亲河汉江里,看云舒云卷,听水鸣唱,任江水浸润,完全像融进了瓦尔登湖,是那么的爽滑,那么的柔润,令人物我两忘,心旷神怡,简直惬意极了。而爬上岸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商海横流,尔虞我诈,特别是36度以上的高温,一下子就像钻进了“大蒸笼”令人窒息。

我曾多少次念叨回到乡下,去寻找儿时春日的田畴,日的柳塘,秋日的谷地,冬日的雪人……去觅榆钱,掏鸟蛋,打水仗,偷西瓜……摸摸我的老屋,会会我的发小,爬上巍巍的汉堤,远眺无垠的沃野……不是拮据,一脚油门;只是幻,亦近亦远;或是惰性,总待明日。全然不知,“因为智慧和纯洁来自于身体力行,愚昧和无知则从懒散中产生。”

梭罗用锄头勾画出“乡间田园生活中具有无穷情趣的一部分”,我最欣赏《瓦尔登湖》与泥土接壤,可以用“鲜嫩”两个字来形容的语言,在炎炎夏日读起来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4680/

澄明的湖淡泊的心——读梭罗《瓦尔登湖》随想的评论 (共 10 条)

  • 沐子
  • 淡了红颜
  • 晓晓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 隐隐
  • 老来
  • 行路人
  • 正太文化人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梭罗用锄头勾画出“乡间田园生活中具有无穷情趣的一部分”,我最欣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