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福在山沟沟

2015-09-20 10:35 作者:五月的麦子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早听说漫川万福村新农村建得好,没去过。今年中元节随妻子回娘家“做月半”(祭祖),专意去了一个叫两岔口的地方,欣赏了哪里的移民小区,那真是一处既堪图画又堪行的好地方。

从漫川古镇向东,沿银漫路(银花镇至漫川关镇)入万福沟,蜿蜒十余里到贺家岭脚底,迎面一座青竹门楼,飞檐翘角,精巧别致,新颖奇妙,有古典诗词的味道,吸人眼球。门楼顶框镶嵌着“万福村”三个鎏金大字,两旁立柱内凹凸一幅对联: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好,产业兴村富民奔小康。字体娟秀,玉米色泽,与翠山幽谷融为一体。

入门不远处的沟口因有座古老的娘娘庙,故而人们习惯叫这地方为娘娘庙村。百度百科有一词条:娘娘庙位于漫川关镇(原万福乡)娘娘庙村贺家岭脚下,始建于明朝末年,四周有五条山梁朝会,形似五龙聚汇。庙后有一棵千年古松,树围约5米,树干4米以上双叉,参天耸立,树冠如巨伞,遒劲苍翠,其势壮观。庙有前后殿各三间,中间有配房、天井连接。前殿主要供奉武圣关帝,后殿主要供奉观音菩萨。

有联赞曰:“古松古庙存千古;福山福水留万福”。

我最点赞的是庙内前殿墙壁上的彩画“二十四”图,善男信女祈求娘娘赐子的同时,看看图画故事,定然受到启发,对教育子女有益。

庙西侧山凸上有座烈士陵园,亭榭楼阁,树木葱茏。战争年代,战士们提着头颅打江山;和平年代,烈士们站在精神的制高点上,激励人们建设家乡,热祖国,保佑人们日子过得平安幸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沟岔深处有个小小的广场,随形而造,小巧玲珑,护栏内有黄蓝色彩的健身器材和乒乓球台。坎畔斜倚两棵“青檀树”,遒劲硬朗,铁骨铮铮,当地人称作铁匠树,形似铁匠树而不是铁匠树。很古老,没有千岁,也有好几百岁。我喜欢古树,有古树的地方灵气。

长长窄窄的沟壑里,人家依山傍水,一户一院,院院相连,圆门,独院,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院墙,波浪起伏,流线唯美,一蔓蔓藤萝顺着墙沿簇拥、匍匐、缠绕,或吊在半空中袅娜,或绿瀑乍泄,或青幔飘曳,姿态万千。水泥路弯曲在门前、沟边。有顽石或石板竖立路旁,上面雕刻着励志字句,自然随意,恰到好处,毫无做作别扭之态。

田地保存完好。从沟口至移民搬迁点有2公里路程,沿途,田园牵连,随势造型。大大小小、方方圆圆的大寨田里,庄稼满园,郁郁葱葱,如一幅幅画卷,特美。这个移民小区的成功之处,我认为是很好的保护了良田,做到了吃住行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眼光长远。

小区广场一台子上,立着一把石头茶壶,壶体上镌刻着“万福茶”三个朱红字。万福茶园在贺家岭头上,万福茶厂位于半山腰。万福茶获得过市级金奖,色绿、气清、味纯、香远,回味无穷。

好喜欢《诗·小雅·蓼萧》里的一句祝福语:“和鸾雝雝,万福攸同。”铃铛声音和谐优美,大家同福多福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4528/

福在山沟沟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