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直线加方块的韵律[阅兵散文]

2015-09-03 15:29 作者:松间明月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今天,当你面对那昂首阔步,雄姿英发,气势如虹的阵列是否激动万分?看那意气风发,飒爽英姿,整齐划一的队伍是否惊叹不止?观那磅礴气势,排山倒海的直线方块是不是深感自豪?是的!这就是我们的军队,这就是我们的军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与钢铁之躯组成这直线加方块的韵律。

曾看到有位网友写过军人的诗句:“当风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弥补;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的脊梁!” 诗句朴实简练,却抒发了共和国的儿女们对军人的心声,唱出了一个坚强的军队赞歌。

从网友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了军人的奉献,自古至今这样的诗句总是让人壮怀激烈。“葡萄美酒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尽管我离开绿色军营已有数载,但每当我读到唐代边塞诗人王翰的这首《凉州词》,仍能感受到出征将士那种开怀痛饮、豪气冲天的气氛,读来很是令人激动不已。

我一直认为,每个士兵都是诗人,每一个士兵就是一首诗。这诗你从军人的外在形式就时刻感受得到,看那阅兵式上的一步一动,一线一块,那是一种特殊的气势,有种强烈的整体感和庄重感。还有那一排排象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营房,宿舍内的物品摆放统一有序,被子叠得方正如切,即使是士兵走路也是带着”一二一的”音符;甚至连那些由士兵开出的大大小小的菜地,也鬼斧神工地象是一件件精心制造的工艺品一般点缀在营区内外,一看即出自士兵之手。

军人的韵律美不只表现在外在形式,也表现在内在潜质里:”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年代写下的一首词。按常理,无论生长在何处,各种花的同类应该没有两样,但战场上的花何以”分外香?”因为它在那硝烟中挺立的身姿,更显示着它的勇敢与坚韧,给人以美的遐想和无穷的鼓舞力量,激发了军人的激情。这种充满神圣庄严的美感,除了曾长剑天涯亲历沙场的军人,其它职业中的人都是很难体会到的。

军人自古就是跟戍边和征战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韵律的理解往往更偏重于边陲常有的那种雄壮粗犷的美,偏重于阳刚之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诗宋词中的这些千古名句都是出自曾长期戍边的军旅诗人之手决非偶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正是这些特别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气质锻造了军人钢铁一般的意志。我军著名将领刘伯承元帅,在一次战斗中,子弹从后脑勺打进去,从眼里穿出来。他化妆老百姓来到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治疗,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麻醉,刘帅决意在不用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在整个过程中,刘帅尽管疼痛异常,大汗淋漓,连德国医生也手软了,但他始终镇定自若,不吭一声。医生大为感动,断定他不会是老百姓,而是一位军人。当医生后来得知这便是革命军将领刘帅时,赞叹不已地说:”先生真是军神!”而象这类军神式的英雄从古至今真是不胜枚举。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走过70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军队强大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1073/

直线加方块的韵律[阅兵散文]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