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女的童年

2015-08-26 15:44 作者:大刘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罗女是我的发小,我们至少有三十年不曾碰面了,所以,他给我只留下一些童年的印象。听说他成年后就走出了家门,最后落户于福建长汀县的一个偏远山村,虽然做的是上门女婿,却真正的拥有了自己的家,凭着吃苦耐劳的本性,管理着好大一片山地、资源,开了加工厂,建了新房,还配备了工作车,儿女双全,日子过得还算殷实。我打心地里为他高兴。

想起罗女,我便会联想到“武大郞”,同时,有关于他的辛酸的往事便打开了记忆的匣门。因为我和他都出身于不完整的家庭,自然同病相怜,心灵相印。和我比较,罗女的家看起来父“母”双全,可娘是后娘的娘,后娘心地狭小,心硬如铁,当年罗女的父亲虽然是大队干部,也未能给他一个安全的保护。在我的记忆中,他的后娘好像不曾微笑,有时我们路过其家门,只要她在,罗女连正眼都不敢往外瞧一瞧,谁要是招呼了,就会遭其厉声呵斥,所以,我们难得靠近他的家门。

自从后娘当了娘,罗女的生活跌入了新的低谷。一早到晚便有了干不完的活,九岁才入学,早上一担柴草,午间要喂猪、做家务,放学后不是拔猪草就是砍柴,晚上还要哄小孩。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些家庭作业,罗女几乎没有按时上过学,有时我们都上了两节课,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站在讲台前,有时哭丧着脸,有时还饿着肚子,有时还看得到被打的伤痕,此情此景,可以肯定今天的柴担子未能令后娘满意或后娘心情不畅。每每这时,老师一句话也不发就让他回座位。对于罗女的遭遇,我们早已熟知,干重活,稍不留心就饿饭、挨打,晚上不能睡家里,有时真做错了什么事,我们就能听到其后母厉声的追打,整个村子被搅得天翻地覆。

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那天才叫冰冷,每年都要下几次,地面上结冰,屋檐下的冰凌子几尺来长。冬闲之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时间,而却是罗女最难熬的日子。那时,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吃饱饭就是为了干农活,因为干不了活,就等于白白浪费了粮食。在这样的气候里,罗女最怕的就是后娘的无名之火,不能回家,不能吃饭,有时还要躲避着追打。我们心里很是疑惑,在冰天雪地的漫漫冬季,罗女怎么没有被冻死、饿死,更无法想象他是怎么过来的。幸好那时生产队里有谷仓、稻草堆,大队里有办公房。我很清楚的记得,有好几次,我曾偷偷为他送去生红薯、芋头,同时为他通风报信,罗女就像是搞地下工作一样,犹如惊弓之

罗女读完初小就结束了学生生涯,那还是因为初小办在家门口,家校相距百十米,因此,罗女才有幸和我们一起在族人的公堂里读完了三年级。那时,族中时不时有老人过世,有时,上厅上着课,下厅却在入殓、办丧事,大家虽然好奇又害怕,但这也算罗女的快乐时光。在初小,尽管罗女每天都迟到,但还能听上一两节课,课程不多,作业不多,在老师的特别关照下,他还是能赶上学习进度的。从四年级开始我们被集中到完小上学,罗女就再无上学的必要了。有时,刚到学校不久,又要放学了。于是,罗女从十三岁开始就成了农村的一个重劳力,随着年岁的增长,身子结实了,力气更充足,总算长大成人了,虽然只有一米四几个子,也足可以保护自己,远走高飞。

罗父亲去世的那年,他携同妻儿女回到老家奔丧,还给后娘带上了几大包长汀特产。人到中年,人们虽然还是不能从罗女的身上找到成熟与自信,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已没有了往日的阴影。在父亲灵前,罗女哭得最动情、最认真,那哭声撕心裂肺的,叫人心寒。那哭声包含了多少的离情别绪,那哭声包含着多少的游离感伤,那哭声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无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在每一个童年的记忆里都珍藏着更多的美好,毕竟童年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毕竟儿不嫌母丑,故土情深。我想:若不是情非得已,谁还会真正的背井离乡!

罗女,你还好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9374/

罗女的童年的评论 (共 9 条)

  • 淡了红颜
  • 雨袂独舞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雪灵
  • 江南风
  • 心静如水
  • 周龙天
    周龙天 审核通过并说 写的好感人,特别好!值得推荐朋友们阅读。
  • 白草诗人
    白草诗人 推荐阅读并说 好文,读过,推荐共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