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父亲(上)

2015-08-18 21:47 作者:雨梦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贫苦农民,经历过60年代的自然灾害,经历过文革,没读过书。老实、善良、本分、一生清苦、子女、勤劳,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父亲比我长37岁,比姐姐长33岁,虽然没有儿子,在重男轻女的农村中很受歧视,但对我和姐姐都很好。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双手抱着他的头,游走在村里的小巷和田间。父亲一直很操心,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他身上,所以年纪轻轻的就满头白发了,很显苍老。一次,父亲带着我上街,遇到一熟人,那人说:“你带着的是孙女吧?”父亲说:“不是哟,我女啵。”当时小小年纪的我印象特别的深。

我的父亲一生都为钱奔波着。没有文化,一直都在到处给别人打工,而且一直做着体力活。今年天,我回了一趟家,在那泥砖砌成的老瓦房里,木板建成的楼梯上,还能清楚的看到父亲记工期的记号,那一排的圆圈,大小不均匀,排了长长一排,还是小小年纪的我用木炭帮父亲画上去的。当时隔壁村很多人种生姜,都在山上,每年天都得请人挖地,刚过完年,父亲就开始帮别人挖地,每天十几元,早上天还没亮就出门,走上一个小时的山路才到目的地,到了地里天才亮。晚上天黑了才到家。回来后,借着微微的月光,在我家的梨树下磨着锄头,每次我都喜欢蹲在父亲旁边,看着父亲磨锄头。父亲这会总会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道理在这也是通的。”吃过晚饭后,父亲就会躺在那张长凳子上,有两米长的凳子,头上垫着一张小板凳,然后叫我去拿木炭在楼梯上记工,去了一天画一个圈。当时的我,画的圈大小不等,而且排列得歪歪趔趔的,记得当时父亲还说我画得不好看。

记忆中父亲总是为生活想尽各种办法,砍柴卖柴,种过桃子,种过苦瓜,过节都得卖茶油才有钱。但是很不幸运,不管种什么都是亏。种苦瓜那年最惨,好不容易种出来,但不够光亮,加上成熟的季节正是苦瓜上市的旺季,早上三四点起来摘苦瓜,用自行车走个十几公里出去街上买,结果一两毛钱一斤,有时一毛钱不到,还卖不掉。结果苦瓜都红了,就那样全坏了。以后再也没种过苦瓜了。尽管生活很苦,父亲对我的学习从不含糊,因为他知道他现在过得很艰辛都是因为没读过书。所以,在父亲的骨子里就形成了一种思想:想要有出路,改善日子,必须靠读书。读书是改变贫穷的唯一出路。当时我读小学,学校离家里有一公里左右,为了方便我们读书,学校设有食堂,早中餐都可以在那吃。当时家里没钱,吃不起,后来父亲看着我和姐姐每天早上起来热饭,太早又吃不下,重点是等到学校同学都去吃早餐时,我们都得看着别人吃。于是想办法让我在学校吃早餐,尤其是姐姐辍学后,家里稍微好点,父亲就让我在学校开餐。学校管食堂的一个老师,是我远房那个的一个舅舅,所以父亲常跟他打招呼赊着我的学费,我的早餐费等,父亲也会积极的问那老师学校要不要家里种的一些蔬菜。还记得一次,天下早自习吃早餐时,碰上父亲刚挑节瓜来学校卖,父亲怕我觉得不好意思,还早早就离开了。

父亲很节约,几年不买一件衣服,裤子多是叔叔他们给的。深知挣钱太难,所以只能靠省吃俭用才能让我有书读。2003年,姐姐打工开始能接济家里,所以那年打算把爷爷的坟重新葬一边。父亲开始请酒,就是到亲戚家发帖子,通知办酒时间。那天去了镇上的一个亲戚家,我和妈妈看到天黑了还没回来,就以为在亲戚家住了,然后准备吃饭。快晚上九点时,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进屋了,我们很诧异,怎么这么晚。还提着一把香蕉。父亲说,亲戚不在家,等到快傍晚才回来,然后准备回来,没车,本来想请摩托车送回来,一问价钱,人家说太晚,要10元去。父亲一想,太坑了。想着能不能到我一表姐家住,表姐家离镇上一里路这样,走路去就得,于是买了一把香蕉打算去表姐家住。路上看到表姐夫的弟弟买着东西回家,父亲一想不好意思去住,于是就走路回来。当时天已经快黑了,走了快两小时,所以到家就快九点了。

时光很不经用,从小学开始父亲就开始为了我能学习四处打工,各种苦力都做。从开学到期末,跟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再宽限些日子,现在还没有钱给学校。”三年级那年临近期末校长和老师在放学后到我家里问我父亲学费的事,躲在楼上不敢下来见老师,最后不得不出来做饭,蹲在灶台前满脸是灰时抬头望见老师时那尴尬的表情,今天还历历在目。在贵州待了四年,每次新闻上见到那些贫苦孩子的悲惨命运,以及亲自去了贵阳煤矿村见到那些农民工的子女时,总不禁潸然泪下。转眼,我的父亲已是满头白发,一身疾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7702/

我的父亲(上)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