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没有大海
依稀记得在鲁迅笔下,属于少年闰土的那一片大海和海滩: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这是我对大海最初的印象,童年时的我渴望着这样一片沙地,然后想象着去捡贝壳,去浸一浸涨潮的海水,去把自己埋在沙子里,至于闰土口中的跳鱼,我想到的只有自己胆怯地躲着海滩上蟹和其他奇怪的生物,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自嘲和偷笑。
确实,大海,曾经是孩提时代我们向往的游乐的好去所。这个地方,让孩提的我们想象着望不到底海平面之下的世界,海另一边的世界;让孩提的我们崇拜冲风破浪穿梭于暴风雨之间的那些水手;让孩提的我们懵懂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世界的广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没有大海的童年或许是一个缺憾,因为缺少了深邃,缺少了磅礴,缺少了蓝色的梦幻,缺少了沉思的机缘。
我没有见过大海。但我曾经一发不可收拾地认为,我注定是大海的孩子:我曾经疯狂地哼唱着郑智化的《水手》,在心里感受着海风咸味的洗礼;我曾经写过一首诗,渴求一面白帆的张扬;我曾经一直想象着大海风平浪静的有力地呼吸。即使我从未和它见过一面。
我们一点点地长大,似乎错过了就真的没办法再挽回。但是当我们有一天面对着大海时,却发现这种缺憾反而成就了一个美好的夙愿:真正的大海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海滩上充斥着的不是潮湿的海风,而是无边的嘈杂;那些风雨的考验总会和生死有着切不断的联系;那些浸久海水而灰暗的渔网和海风吹红的脸庞总是那么现实残酷。在现实中恐怕我们很难找到我们脑海深处那一片属于我们一个人的海滩,让我们去思考,去寻觅,去拼搏的那样一片大海。
就像我们或许曾经乐于仰望天空,看头顶的那片云有没有游走,看头顶的那片云海会变化成什么奇形怪状,看远处有没有飞机划过的痕迹,天空给了我们祥和宁静的梦幻。
不过总有一天,我们会带着天空的梦长大,有人会打碎谎言,或者我们自己发现这罪恶的欺骗。天上没有神话,天空之外是无尽的黑暗,是未知的宇宙,是渺小的我们永远不该解开的一个秘密。天空欺骗了我们,它本非蓝色,甚至它是否实实在在地存在。
这确实是成长的代价。但是当我们再次提及天空时,我们会觉得那高高的存在着的只有白云,空旷而沁人心脾,全没有那么多人间烟火的充斥。我们并没有执着于曾经的纠结,而是会赋予天空全新的含义。
成长本该如此:失去的,消失的,都只是环境的变迁,我们有我们的自定义,就不会陷于迁徙的感觉之中,迷茫,不舍。我们需要一份执着的热情,这种热情会让我们不忘初心,同样这种热情应该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就算从来没见过大海,依然可以有一个蓝色的童年;就算发现了天空的欺骗,依然可以感受到无论是神话似的,还是寂寥无垠的,都是一片可以自由徜徉的空间。成长需要这样的自定义。
我的童年有那么一片大海,属于我的大海,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轻易地靠近。
我的童年没有大海的评论 (共 8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