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锦玉甜瓜的传说
刘旺锦玉甜瓜的传说
寿光有一种瓜叫刘旺锦玉甜瓜, 已有600年的种植史了,是公认的寿光的特色产品,深受寿光及周边地区人们的欢迎。一年四季,寿光文圣街的刘旺路段,锦玉甜瓜摆在路旁,过往车辆不时地停车购买, 有的买回家让家人品尝,有的把这时尚鲜品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
相传明代洪武年间,刘氏初祖刘相仁自河北枣强携妻挑二子踏上了东迁之路,一路上风餐露宿,自是辛苦万分。行至山东南四湖地带,已是深秋,阴雨连绵,寒意飕飕,刘相仁一家沿路乞讨,当时,时局混乱,沿途人家十室九空,路边的草根树皮也被东迁的人群吃光了。挑筐中的两个孩子刘锦、刘玉,大的刚刚断奶 ,小的还在吃奶,因为吃不上饭,妻子断了奶,两个孩子天天饿得哇哇直哭。刘相仁心急如火,加上连日的雨林、饥饿, 一病不起,去世了。绝望的刘妻不知哭昏过几次,有一天早晨醒来,突然发现有好心人把他们母子三人搬到了一座破庙里,刘氏哭倒在神像前,祈求神仙保佑。正在此时天气骤变,一道电光划破天空,紧接着一声霹雳雷声震得破庙颤抖,两个小孩吓得紧紧依偎在母亲怀中,刘氏高喊:菩萨啊,难道你要灭我们刘家满门,既然神仙不留我们,我们只好去了。说完抱起两个孩子就要投井自尽。忽然又一声闷雷在他们身边响起,把庙墙震塌,露出了一坛金银,刘氏双手合十,磕头感谢神力相助。然后取了金银,担了一对儿子继续东行,刘氏有了盘缠,母子有了饭吃,身体日渐强壮,生活也有了盼头,当坛里的金银就要花完的时候,坛底露出了一张纸条,刘氏略识几个字,只见上面写道:送你瓜种把家安,路遇弥水建家园,撒下瓜种能养家,一两银子一个瓜。再到坛底去摸,果真发现了一包瓜仔,不多不少正好一百粒,她把瓜仔贴身藏好,挑着儿子,晓行夜宿,又向东走了近千里,行至寿光境内,正遇弥河发大水,只见涛涛洪水由南方山区奔流而下,整个寿光汪洋一片, 村里的房屋大都倒塌,农田被淹, 刘氏站在一高处,正在发愁,只见大水冲来一个瓜棚,立在他们的身旁,洪水也出人意地退出了一块高地,刘氏也顾不了许多,挑着孩子进了瓜棚,但见棚内锅碗瓢盆一应俱全,灶内炉火还旺,刘氏放下担子,取出一把米放入锅中,加水做饭,让饿了几天的孩子们吃了一顿饱饭。刘氏跪倒磕头感谢上苍的救命之恩。此时她想起了藏在身上的瓜种,掏出来一看,大都已经发芽,到了下地栽种的时候了。她找来几片破瓦片,挖坑把瓜种种了下去,被洪水浸泡过的土地非常肥沃,瓜随风长,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瓜蔓便爬满了退了洪水的一块河滩地,又过了一段时间便结了满地的瓜,一个个可爱的甜瓜,形状像纺锤,表皮绿中泛黄,瓜瓤红中透黄,入口绵软香甜,惹人喜爱,周边的人们都慕名来买。当人们询问瓜的名字时,刘氏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刘锦、刘玉,便随便答道,叫锦玉甜瓜,从此这锦玉甜瓜就成了流传百里的明瓜,刘氏也因种锦玉甜瓜走向了富裕之路,以后刘氏的两个儿子长大成人,继续种瓜, 年久日深,刘家已繁衍成了一小村,开始叫兰家庄,后改叫刘旺村,取兴旺发达之意,现在这个村已发展到二百多户人家,一千多口人,子孙后代为了感恩于先祖刘氏,早在嘉庆24年就在村东为始祖刘氏建了坟墓,树了墓碑。近几年又在刘旺村西南角重修了 刘氏墓和高大墓碑。每年逢年过节全村刘氏村民都到墓前祭拜,以感恩于这位立业先祖刘嬷嬷。
刘氏所种植的锦玉甜瓜 也一辈又一辈地传承了下来, 不仅刘旺村祖祖辈辈种植,周围村庄也得到了瓜种,早有种植。近几年,随着大棚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刘旺甜瓜种植进一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甜瓜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在有种植面积300多公顷,年产量吨,成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
矗立在刘氏始祖墓前的高大墓碑似乎还在向人们讲述着当年那场艰辛苦难的移民历史,而生生不息,传承了六百多年的锦玉甜瓜仿佛在告诉人们:天无绝人之路,再苦再难,只要有信心,勤劳奋斗,就会创出一片新天地,迎来灿烂的明天。
刘旺锦玉甜瓜的传说的评论 (共 11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