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九世纪

2015-06-18 17:18 作者:木清岩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十九世纪

也是刚刚看完了《海上钢琴师》,在此之前,我最为推崇的是《霸王别姬》,不过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觉得它也毫不逊色。且不说它的叙事手法的高超以及钢琴弹奏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惊艳,我更多的关注了它所表达的对于人生、对于战争、对于文明进步的思考,或者说这部小说的作者在创作之初想要传达的思想以及导演在再创作过程中对于这种思想的传承与融合最后呈献给观众的东西。

首先,1900是一个出生在特殊时代、特殊地点、具有特殊才能与天赋的特殊人物:天堂的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他从未出生,从未死亡,从未存在。这种特殊性一方面幸运的:它有利于1900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信仰和精神寄托,单纯的人生环境让他少了太多的野心和欲望,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又是不幸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即使有一天他有幸上了天堂上帝也不能在任何名单上找到他的名字:这种无所依从的飘零感一直伴随他走过了短暂的一生。后来他对于船下的生活终于生出了向往,但是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他没有丝毫归属感。他的眼里净是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以及掩盖在其中的欲望。这是一座充满复杂情绪的地方,与他熟识的音乐世界那般不同,那般让他望而却步。

另一个是他与他的钢琴、他的音乐带给我的感动。他对音乐有着超凡的感受力,将一切所见、所感皆融入了那88个琴键上,以吾乐抒吾情。他对于自己出生身份的模糊认识促使他单纯的处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将自己的音乐受众从衣着光鲜的上层拓展到船上所有的乘客:水手、下等舱乘客、受伤的战士……音乐成了他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方式,所以即使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手也在抚摸着琴键。

此外,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于艺术与世俗问题的探讨。影片一开头就展现了乘客对于美国自由女神像的狂热的追逐,而1900年的美国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后已经成为了较有经济实力的国家。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自由女神像的敬仰就是对于以美为代表的新经济形势的热衷和狂热的向往,影片借1900之口引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种文明的繁荣到底会走向何方,他的迷茫或者说新的文明背景下艺术家的迷茫到底从何解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4466/

十九世纪的评论 (共 11 条)

  • 春暖花开
  • 雨袂独舞
  • 荷塘月色
  • 晓晓
  • 心静如水
  • 那片彩虹
  • 孤帆鸢影
  • 楊葱头
  • 蓝浪风帆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祝写作愉快!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此外,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于艺术与世俗问题的探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