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匠人的声音

2015-06-01 17:56 作者:床前明月光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李文旺

“磨剪子锵菜刀”的吆喝声以及磨刀师傅干活的声音,木匠叮叮当当地刨木板的声音,裁缝师傅那踩踏机器的声音,锯板师傅那拉大锯的声音,织布师傅那抛梭子和踩踏织布机的声音,弹棉花的声音,箍匠敲打木桶等箍物的时候,那沉闷的敲打声,当然,最夸张的还是铁匠铺子里那此起彼伏的打铁声(几乎是震耳欲聋),在这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来,慢慢消逝了。没有了,一切都归于沉寂了。套用一句诗词:“俱往矣,数各行各业,还是机器。”

磨刀师傅销声匿迹了,现在还有谁家磨刀?刀也好了,几乎不上锈;做房子,不需要木匠了,几乎都是石匠的事情,就是条件不好的地方,几乎都是要做楼房的,没有人再做那木房子了;织布,更不需要乡村的织布师傅了;做衣服,不需要小作坊式的裁缝师傅了,哪怕是极偏僻的农村,哪家不是买衣服;打铁的,让五金店给全部取代了。一个小小的五金店,什么东西没有啊?再巧的铁匠也抵不过五金店。至于锯板就更少见了,锯板机的效果比起匠人来,那真是多快好省啊。箍匠师傅最多箍的也就是桶啊,勺啊,缸啊,可是,现在,那些东西还需要箍呢吗?都是塑料的或者金属的,不需要箍了,所以箍匠也失业了,那敲打器物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有时候,我还真想着这些声音,因为想着那些岁月。其实,小时候,每当听到这些声音————匠人的声音的时候,我心里总是烦躁,甚至是十分反感,因为这些声音在喜欢收听收音机的我听来,完全就是噪音。它严重地影响了我收听《星星火炬》节目,更让《小喇叭》儿童广播黯然失色。那时候,我最喜欢的是曹灿大叔和孙敬修爷爷。时代不同了,现在,当我拼写孙敬修三个字的时候,根本不会出现这三个字的连写,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孙敬修是谁了。是啊,我都已经人到半百了,何况这些人呢?

那时候,我有时候会和玩熟了的裁缝师傅开玩笑。看到他们扛着机器来我家干活,我就会笑着对父母说:“看看,曹灿的敌人来了。”好在我们已经很熟悉了,裁缝师傅也不会生气。他以一个长者的气度,笑嘻嘻地说:“你这孩子该打!怎么能说我是曹灿的敌人呢?其实,曹灿说的故事我也很喜欢啊。”我说:“你踩缝纫机的声音总是干扰我听广播啊!”他也就乐不可支地笑了,故意把缝纫机踩得更响。

往事不堪回首啊。现在,倒是想听听那些声音,不为别的,那些声音里,有我美好的年华,有我和父母亲的许多记忆。所以,曾经让人心烦的声音,现在听来,竟然是那么美妙,甚至胜过天籁之声。这也许和“到什么山上什么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一个是时间的差异,一个是地方的差异而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人说,传统手艺的淘汰很可惜,再也穿不着那透风的粗布衣服了,再也看不到那一个个编织细腻的竹编工艺了。有人说,它们的淘汰正是历史的巨大进步。要我说,机械化的到来总是要好于那些迟缓的手工,尽管手工的东西也有可取的地方,但是,毕竟优点少于缺点,它的淘汰总是有道理的,不然,人们为何要把它们淘汰了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0319/

匠人的声音的评论 (共 10 条)

  • 春暖花开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剑客
  • 荷塘月色
  • 虎虎生威
  • 雨袂独舞
  • 梦天之蓝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往事不堪回首啊。现在,倒是想听听那些声音,不为别的,那些声音里......
  • 丫丫

    丫丫欣赏,喜欢。问候好友!!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