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瑶山的雄鹰

2015-05-14 13:16 作者:三毛的一生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瑶山的雄鹰

东山乡中心小学罗小媚 成人组

“哪里需要我,我就往哪里去。”这是生活在有九分石头、一分土,地处偏僻,经济发展滞后,人民思想愚昧落后的大瑶山里的乡村教师蒙正义老师对他教师职业生活的理解和诠释。蒙老师四十多年如一日,执着坚守岗位,痴情守望故土的真实写照。

之志不渝 哪里需要到哪里

蒙老师,于1955年出生在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生活贫穷落后的东山乡江团村江团屯。1976年9月毕业于民族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坚定读书改写命运的信念,为追随心中的想,毅然执起教鞭,走上讲台。分别于江团村弄阳教学点、大化县板兰乡可考村可帮完小、可考水洞教学点、弄山小学任教。无论走到哪,他都坚决服从组织调动,着实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得到市县乡级各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家长的好评。

艰苦创业 四十多年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普九专干 扫盲班的成立

1982年9月至1983年3月蒙老师调任江团村弄结教学点任教。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校、一师、一班”的“三一”学校,即:一个三叉茅草房,一个老师,一个仅有5名学生的班级。他一直坚守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他致力于积极召开群众会议,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建新校舍,把一个三叉茅草房建成了石头砌成的平房。他还翻山越岭,走家串户,调查情况,动员该村以及周边屯里适龄儿童入学。使得原本只有5名学生的班级拓展到了45名。并且在本教学点召开现场会,亲自授课、宣讲,力邀业内人士和县级、乡村领导干部群众,组织他们一起来听课、评课、交流经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由于工作成绩显著,1985年经组织考核调动到东山乡弄山小学担任校长职务。来到弄山,他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了解实际情况。积极发动村里有知识文化的村民,召开全村队干会议,组织开展动员适龄儿童返校读书工作。他实行责任承包制,以队干为领头雁,走进家家户户宣传、教育、引导动员适龄儿童入学。使得该小学的学生由15名增加到了90余人。这一举动,也带动了全乡各村屯,掀起了乡村儿童“愿读书、要读书、读书”的热潮。

此举得到了乡人民政府的充分赞扬和信任,1988年4月调到东山乡教育组担任普九专干。扫盲工作的开展尤为显著,开学初他亲自带动全乡教师,号召乡村干部走遍东山乡8个自然村的一村一屯一户,调查摸底是否有适龄儿童和失学儿童,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他用朴实的方言悉心与家长、儿童交流沟通,用山歌鼓励没有文化的家长,适龄儿童用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走出山寨,服务社会。与此同时每年都开办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扫盲班,争取让每一个瑶族人民都脱盲。通过办校班,发动村屯有文化的村民当教师,教没有文化的村民一起来学政策、学普通话、学识字。

蒙老师的扫盲工作走进千家万户,开展得有声有色,着实有效。发展至今,我们东山中心小学在校生有978人;卡桥小学以及弄阳教学点有229人;优雅小学以及教学点有13人;弄谟小学有103人;三年小学以及其教学点有38人;文钱小学以及其教学点有381人;弄山小学76人;长洞小学以及其教学点324人。蒙老师的领头作用,使得全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他个人的先进事迹,荣获诸多殊荣,荣获市县乡级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扫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没有被荣誉的光环套住,至今仍无怨无悔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二)校园瑶族传承文化的创始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饮水不忘挖井人。”在我们番瑶语言中“密”就是“妈”,“也”就是“”。我们每天亲切呼唤对着父母呼喊,对着大山欢唱。用山歌、用我们最本土的语言传达我们的思想,传承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瑶族人民的责任和使命。

为弘扬瑶族民族文化,增强瑶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推行瑶族文化遗产的后备接班人,全面贯彻上级组织和学校领导的宗旨。2012年3月于东山乡中心小学少年宫开设了瑶族文化传承班,传承版开设敲鼓、射弩、瑶族手工、音乐等课程。蒙老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敲铜鼓、跳瑶族舞蹈,利用每周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少年宫开放日指导学生学习。

课余时间他背上背包,带上纸笔和一壶水。走访巴根瑶寨,卡桥、长洞、弄山、江团这些番瑶村屯探寻民间艺人,听取布努瑶始祖“密洛陀”传说故事,他认真记载,和民间老艺人学唱番瑶民歌,学跳民间舞蹈。并走访大化、环江等多个少数民族县、乡村,拜师学艺,虚心讨教。回到学校后再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交流沟通,自编自创自译自演,精心设计指导了扬名远外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番瑶铜鼓舞、陀盘舞、芬歌满。

其中铜鼓舞最具代表性。铜鼓舞是番瑶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番瑶人民崇敬密洛陀为人类的女始祖,创世之母,是一位创造万物的女神,为崇拜祖神密洛陀,每逢节、五月二十九------“祝著节”,或是婚嫁、立房的喜事,番瑶人民都村村寨寨摆歌台,敲铜鼓,跳起舞来,跳铜鼓舞是纪念先人,祈求丰收,欢庆节日的半祭祀半自娱的活动。充分体现当地人民、朴实、豪放的民族性格,抒发番瑶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

呕心沥血不断学习 扎根本土育新人

调任东山乡中心小学至今蒙正义老师一直扎根东山教育事业。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管理的规范化发展。新时代社会对教师自身业务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当今社会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会电脑、不会英语、不会开车”的是新时代的文盲。

作为扫盲先锋,他不甘落后。为了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工作要求和需要。他每天虚心向精通电脑操作的年轻教师请教,刻苦学习电脑操作。由于受方言困扰,汉语拼音不精准的他,放弃学习拼音输入法。每天勤记字根、背字根学习五笔打字法,熟悉每一个键盘上的符号、指令,从慢慢看着键盘拼凑字根打出每一个简单的字到可以熟悉利用字根凑字盲打,学习输入文字、学习制作表格以及进入系统进行各种统计工作。把历年来学生档案,每个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困难学生以及相关学生信息都通过系统化的电脑输入存档备案。

在做好普九工作的同时,他这位校园瑶族文化传承的创始人,在每周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都准时到少年宫舞蹈室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巩固番瑶的铜鼓舞、陀盘舞、芬歌满。他带好了一批批老学员,还继续发展新成员。他细心的给孩子们讲历史创新篇,让孩子们在了解番瑶风俗民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在舞蹈内容的表现手法上不断更新,以求精益求精。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他着力于培养男学员敲大鼓,自己安于幕后指导,并在敲鼓的动作上做了变化音做了变化花样处理。让在“河池市壮族三月三 .河池民族文化“少年儿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才艺展演中荣获三等奖的 铜鼓舞更独具匠心。并重点培养、指导学校年轻瑶族骨干教师进入瑶族文化传承班的队伍,要求年轻的瑶族骨干教师接过瑶族文化传承接力棒,用东山瑶族的本土语言以山歌、舞蹈、快板等不同形式演绎,展示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更大的魅力。

容颜不老 青春常驻风采依旧

蒙老师育有两个儿子,如今他儿孙满堂。孩子们都放飞梦想,展开翅膀,走出了大山,服务社会。

大儿子蒙星辰和儿媳在巴马县城自谋创业。父慈子,蒙星辰和他的妻子在父亲的影响下通过读书改写命运,创造财富。致富后不忘家乡人民仍有部分人生活很贫苦,他们带领福利机构、爱心人士走进山村、走进校园,为山里的贫苦农民、留守儿童捐钱赠物,送温暖。

二儿子也勤快本分,自食其力,勤俭持家,孝顺父母。蒙老师和他的妻子儿孙定居在东山,安居在校园,一家人过着清贫祥和的日子。

蒙老师已年近花甲,临近退休。但他仍坚持着“一天在岗,不忘一天工作学习”的信念,在校园的档案室、舞蹈室、宿舍区无处不是他伟岸的身影。

他就是我们瑶山展翅高飞的雄鹰,我们永远的榜样--蒙正义老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55666/

瑶山的雄鹰的评论 (共 10 条)

  • 淡了红颜
  • 剑客
  • 虎虎生威
  • 心静如水
  • 恨秋声
  • 晓晓
  • 绝响
  • 荷塘月色
  • 梦天之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