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抄袭

2015-05-04 09:42 作者:鸦伏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自从我喜欢看书以后,就很少再拿起手机拍一拍天上的云了。

那天,晚上闲来无聊,就跑去看看自己曾经写过的日志,从《For 贾》那篇开始看,现在看那篇日志的感觉,就像不是我写的一样,也不知道是因为时间久了,还是我现在的想法跟那时不一样,总之我像个第三者一个样,看那篇日志,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原本是写给一个朋友的,现在看来,我感觉我像在写给自己。

那篇日志是一年半前写的,而我感觉我自己本质上的成长与改变,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说真的,我不知道那个时候哪里来的勇气去写那些东西给我的朋友,因为那时候的我,同样也许是人生中最受挫的一段时间,高考失利、感情失败、青不在、前途灰暗。其实就实际情况而言,青春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最为绽放的,一方面毕竟是刚刚开始脱离家庭的过分的桎梏,第一次开始享受真正的自由;另一方面就算一切失利,因为毕竟还年轻,所以一切都不算太晚,只要可以重新振奋,一切的失利也都只是暂时的。那时候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能那么乐观,还有心思去安慰别人,心真大。不管怎么说,我相信对于同龄人来说,一定是准备好迎接下一段更美好的青春,交新的朋友,过新的生活,学新的知识,还有处新的对象什么的。但我于我而言,我打算慢慢的将这段本该是最美好而又多彩的青春,粉刷成一片秋黄色,因为我喜欢秋天的寂静,所以在这种环境里,我更能舒心自在的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因为这也许就是所谓先天的“基本恐惧”影响,导致了我现在所形成的这样的人格。

再向后看一看这些我写的日志,我又发现了两个问题:1.我写每篇日志的风格,十分类似当时所看的那本书。2.我所写的我自身的一切,从来没有离开过我自身的“成长”。

写《腊月十五》的时候,我看的是《过得刚好》,郭德纲的书,他很喜欢古文国学,所以偶尔书中会出现文言文,所以《腊月十五》那篇日志是用很不熟练的文言文写的。《情绪与理智的撕扯》和《蒙蔽》是在看《忏悔录》的时候写的,我自认为与卢梭产生了共鸣,那本书写的很长,也很灰暗,卢梭的一生过的都不尽人意,即使也有过全盛时期,不过也没持续多久,最后离世的时候也是一贫如洗。所以那两篇日志也很灰暗。其他的几篇也差不多,都与当时看的书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也有些是当时的经历,就此看来,成长、阅历这些东西,不仅在实践中能够获得,书籍同样能使人得到成长。只不过人与人不一样,成长的方式也必然不同,而且能促使一个人成长的,绝对不只是某一个单一的瞬间,那个瞬间后面一定有更多的原因。所以并不用强求一个人看不看书,他若想看,谁也拦不住,若不想看纵使醍醐灌顶,也终究是揠苗助长。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特别的喜欢拍天上的云,无论是晴天还是天,只要我觉得好看,我就会拍下来,那个时候的我一定不会想到现在的我居然会变成一个书呆子,那时候的我说好听点叫无忧无虑,说现实点儿叫无头苍蝇。不过好在我当时就已经养成了一个我自认为会保持到死的习惯:记录。我记了好多个本,每个本有每个本应该记录的东西,我成绩不好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上课的笔记我从来都没怎么好好写过,却记录了我的青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身体记忆比脑力记忆更好的人,所以我更需要这些笔记了,刚开始是日记,后来是一些不明觉厉的话,接着是看人物传记的时候会根据时间顺序记录人物的重大事件。我感觉如果我上高中时候能和现在看书的时候一样努力,我怎么也能混个本科文凭了。不过我自己也知道,我永远不可能那么做,即使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我天生就是一个喜欢顾左右而言其他的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高中的时候,我其实也有成长过,不过跟现在的成长,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为那个时候有个“目标”,我奔着她前进,试图做到她喜欢的一切,我去模仿,去做一些在的我看来如此可笑的事情,真的越看那时的自己越像一只无头苍蝇,同样的时间,如果我放在了文化课和专业课上,现在也应该应该在吉艺了吧,不过我倒是庆幸我最后没有上艺术学院,因为我现在对艺术有了重新的理解,这个理解放在下篇日志,现在还是来说成长的问题。高中的我一直在“模仿”一个角色,试图去成为另一个人,形成另一种人格,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邯郸学步,鸡飞蛋打。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变得坚强了,我觉得这一切的伤痛我都能够忍受了,我以为是我自己看开了吧,到现在我才知道,那是逃避,是麻木。所谓麻木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极端紧张,那并不代表我真的坚强了,那时的我其实是最脆弱的,我不敢面对那些伤,只要我一放松,我就会痛,我也不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表面上我是在坚强面对,其实只是在用其他的事情进行内心的逃避罢了。但就是这一次次的失去,一次次的崩溃,就是这些挫折,为我现在的成长,埋下了许多伏笔。

值得庆幸的是,我算是找回了自己,在书中找回了自己。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其实就是为了变得更加趋近于完美,而且坚强也不是做给人看的,所以时至今日我十分讨厌一句话“表面坚强,内心脆弱”。如果真的能拥有一个真是从容的内心,又何需一个虚假坚强的外壳呢?这一切都恰恰证实了,那个时候的我,不够真实,不够纵容,因为那时候的我是在刻意的模仿另一种人,而不是真正的自我成长。我重新回到了回到了起点,重新开始跑,我知道这重回起点的意义,就是别人比我多跑了18年。不过我不怕从头再来,因为我知道这一次我是对的,我明白了成长的真正意义,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是龟速也是快的,人类其实生下来就知道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什么是自己真正的生活方式,只不过受到旁人的影响,人类自己会渐渐忘记了怎样生活才是对的,所以这个寻找自己的旅程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成长呢? 而且,只要开始成长了,就没有停下的理由。就像时间一样,所谓精通就是永恒的持续。所以,对于一个人而言,成长的路上是不分阶段的,本就没有所谓的幼稚与成熟,因为成长是一辈子的课程。成长这条路上我只要努力做到不让自己感到失望就好,即使如果我的成长必然是要伴随着失去与崩溃的,我也敢直面这一切了,我终是明白了一个道理:痛,是别人给的;伤,却是自己好的。如今那个“目标”,也已经变成了一份“执念”,某些方面我真的认命了,所以我就更有必要再另一方面完成的更好。

如今我真的很感谢我自己有“记录”这么个好习惯,当我默默的看过自己写过的那些东西的时候,我真的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不得不说我感动了自己。我在这一年半累积下来的文字中,我慢慢的读懂了自己。

最后提一句,我写这篇日志的时候看的书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52710/

抄袭的评论 (共 6 条)

  • 心静如水
  • 三角梅
  • 虚妄的伊
  • 晓晓
  • 雪灵
  • 读书不求甚解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