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东大学游记

2015-04-19 22:33 作者:花纸伞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从我个人来讲,从高一到高二,我很少参加一些大型个人活动。

但是,上个周六,我很荣幸的被送到了“山东大学校园体验”活动中去,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这个城市,去遥远的济南参加活动。在我得知此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除了“感谢学校给以我的支持和厚”以外,我还有一点小小的担心:我的作业怎么办?我的考试怎么办?

带着几分荣幸,几份激动,又有几分忧虑,周五晚上12点,我们终于踏上了通向济南的火车。

参加活动的人都是我眼中的大神,他们的传说,神话早已流传千载,他们的形象也在我脑中升华,尤其是邹鹏程,李鹏飞两只大鹏。他们有一种“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的感觉。然而,也正是他们俩,让我在短短一天的旅途中消除了心中的那份忧虑。

火车颠簸的很厉害,凌晨三点我就被颠醒,便再也迷迷糊糊睡不着。洗漱完毕,火车也快进站了。我们一下火车,赶紧集合,李鹏飞分管高二,邹鹏程分管高一,他们身上的王者气概立马显现出来。“点名!”“集合!”“齐了!”“高二的过来!”“高一的过来!”一路上,常常会听到他们洪亮的呐喊声。

早上七点,吃完早饭出发。太阳还只是一个鸭蛋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坐上11路,经过大明湖,欣赏了济南的晨曦朝露,淡云清风。拨开了厚厚的云层,太阳光晕染开来,天气热了些许。

八点,经过一条狭窄的街道,过了一个不大的天桥,就到了山东大学校门口。老实说,大门小的太让我惊奇,让我以为这只是个后门。该怎么表述呢?小得就像把三中门口的大下坡夷为平地,把警卫处和牌子左右颠倒,就成了山东大学的大门。

他建于民国时期,国家重点985,那么,由此也可以看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让山大看起来像个朴素的老年人,而他戴的那顶朴素的帽子,也正是山东大学的大门了吧。

天好蓝,是那种澄明的蓝;草好柔软,是那种细密的绿。站在已经放掉水的喷泉池内,我嗅到了昨那池水在灯光的欢愉,和遗留下来的淡淡的水草味道。

整个上午的活动中,我们先是参观了国家级的晶体研究所,江泽民和胡锦涛都来过。虽然讲解的理论我没听懂,但是我知道了激光有可以引发核裂变的巨大的能量,红糖白糖等常识。穿梭的路上,学生公寓“俯拾皆是”,没有上锁却安静的呆在原地的自行车停靠在学生公寓边,还有那些花花绿绿的水壶,贴着广告的告示台。在飘着柳絮的天,我闭上眼睛,就可以描绘他们多姿的生活

在“生命研究所”里,有许多年轻人正在搞研究,许多美女穿着白服在极其复杂的工作间忙活,各种细胞学说,各种生物学说,各种离心波涛汹涌,我被无力地卷进与他们的战斗之中。但是也路过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圣昆仑音乐厅”等一些高大上的地方。体育场要收费,三块钱,但是,隔着铁网,我望不到尽头。

学校的食堂有好几栋楼,我们仅仅去了一层,里面就有酒店式的包间,走廊尽头,就是广场一样的餐厅了。我在里面看到了n种特色菜,各个省的,还有机器人刀削面,消费还不高。我饱饱的吃了一顿,在学校小树林里的木凳上休息。阳光被树叶剪成了一个个闪动的光片,我抚摸过石桌,石凳,都有飞过的痕迹,都有树叶飘过的身影,还有那些在校园中形形色色的人的体温。

学校的图书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书馆是由“蒋震”一个香港人建造的。在还没有进图书室的走廊上,边有好多大学生学习,静静地,没有人抬头看我们。正规图书室,左手这间文科,右手间理科,除了我们脚步声,没有任何杂音,一切归隐于沉寂之中。每一个书桌下都有电源。第二间的格局,就有一点像外企了,或是老师办公室。每个桌子上有电脑,联网,没有人玩游戏,都在认真学习英语,金融等一些知识。而第三间图书室,就是专门阅览报纸的地方,每个月的钉集成册,从1950年的人民日报至今,你可以查找任何东西。

济南位于山东半岛内陆,五月份就干热了。也终于理解地理老师说的道理了。校园里到处是穿短袖和裙子的人,而我们这些烟台人,在烈日之下,也只好发出“哀鸿遍野”的哭声了。

下午的节奏快了,买完晚饭,我们登上动车回烟台。动车里各种自动,列车员随身必备对讲机,动车的厨房也想酒吧一样,厕所也是香的。我终于领略了什么叫“生产力发展”了。

九点多到家时,我的作业还是有很多没写,但用这些作业换的我一天的参观,我想,也是值当的。两只大鹏学习上也好,在交际处事上更是一马当先。看来我们不仅要埋头学习,还要抬头看路。“生活之美在于一复一日却又乐此不疲。”我用学校的一幅幅画面来装点我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祝愿我们,也都能实现理想,走向我们想要的生活大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48753/

山东大学游记的评论 (共 3 条)

  • 心静如水
  • 雨袂独舞
  • 仰望月色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