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禅房曲径水悠悠,青山书院花满楼

2015-04-16 17:11 作者:苏筠汐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读的真言;

那一月,我翻遍所有的书简,不为寻找,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跋山涉水行走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跟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有日与你相逢。

那一,我听了一宿梵音,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刻, 我虔诚的合起双手,不为祈祷,只为守候在你跟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屹立千年。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文碧峰下的约定,青山书院的眷恋。

拨开云雾缭绕的青山向下看,一个古香古色的建筑群被周围清澈见底的湖环绕着,而这里便是位于商南正南方的青山书院。

这是个安静的地方,倒不是说是书院的安静,而是因为这周围的环境清幽,给人一种清雅舒服的感觉;加上历史文化的熏陶,更觉这里极为雅致。

虽然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但是还是喜欢这大秦岭的山山水水,不仅仅是它孕育了我们,更因为我们队大自然的热,对家乡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珍惜。我想每一处山水都有它的不同和别致,只要用心欣赏,风景才会处处美丽。

书院是古建筑风格,院落之间有典雅的植物,或银杏,或油松,或桂花,或垂柳,映衬着木质的书院,显得更有韵味。四月的柳絮飘落在书院前面的水面,突然想到了易安的那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而在这里,却没有闲愁,有的是闲趣。

走进藏书阁,缓缓的古曲点缀着幽雅的阁楼,“青山书院”四个大字悬挂在楼头,看上去稳重而有内涵,不管是出自谁的手,都透漏着浓厚的古韵。画室里,收藏着各种字画,最喜欢那幅“雅集古今”的字,有雅韵,有包容,有舒心,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境。

总喜欢在字画里品味作者的内心,墙角的地方,挂着一副不太起眼的墨竹图,借着窗外的光线,细细的欣赏了一番,是我喜欢的那种淡然和素雅,想必画者也是一个内心淡然朴实的人,虽然不认识画者,但也算得上是知音人。

古筝的声音缓缓响起,却是喜欢的《云水禅心》,闭上眼睛听着古曲的节奏,心灵仿佛被净化成一朵白莲,从未开在红尘的河流里。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白落梅的《浮世清欢》,清简的文字让我十分喜爱,那个江南的“隐世才女”,我想在江南的四月里,她也会静读一本书,闲品一盏茶,然后对着时光微笑。

静坐在藏书阁里,风从窗外吹进来,带来花瓣的清香,好一番闲然雅韵,也许只有在这里才能感受到这样清新自然的味道了,而这,正是城市书城所缺少的。院子里的古柳周围长满青苔,看上去已经很久远了,据说是宋代书院创始人邵尧夫留下的,清朝的时候书院北迁,只留下了这棵古柳。

如果说碧湖清,书阁雅,那青山书院的背就是幽了,沿着一条青石板路走进书院的后面,真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花开满院,香满高楼,这样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穿过一个圆形的门,再绕过一个假山,映入眼帘的是翠绿的竹林,一眼望过去,就像一片竹海,清风拂过,漾起阵阵“竹漪”。对于我这个偏爱竹子的人来说,此情此景,自然要好好观赏一番,忍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快步走进竹海,感受这“竹林风”。

“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绝美人。”最爱这句诗,竹子的高洁是我最欣赏的,而这片竹海,却处处透着幽。静而不冷,清而不凉,幽而不阴,恰到好处的感觉,这便是幽,曲径通幽,竹海生幽。

夕阳的影子拉的老长,追着山头的余晖,满载美好心情而归,书院的湖,书院的柳,书院的花,书院的竹,都被我深深雕刻在心底。留下的除了依旧充满古韵的阁楼,还有四月里温暖的阳光,而这些都在古柳的见证下被刻上时光的记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48224/

禅房曲径水悠悠,青山书院花满楼的评论 (共 14 条)

  • 晓晓
  • 雨袂独舞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虚妄的伊
  • 我本豺狼
  • 煮史问道
  • 小虎涛
  • 墨染琉璃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夕阳的影子拉的老长,追着山头的余晖,满载美好的心情而归......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审核通过并说 推荐阅读!
  • 如烟

    如烟拜读老师佳作,顺祝万事如意!

    赞(0)回复
  • 苏筠汐

    苏筠汐回复@如烟:客气了,互相学习

    赞(0)回复
  • 荷叶田田

    荷叶田田难的还有人能记得青山书院并颂扬它,只是不知道你是哪位学子。书院已今非昔比,只有尧夫柳、文笔峰、嘉靖钟和绣山楼还在见证他的过去,物是人非。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