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行(五)寻找活佛
传说中的塔尔寺到了!眼前,是一座座人造的寺庙。刺目的阳光下,鎏金的庙宇熠熠闪光。这些现代化改造过的庙宇,自有一番巍峨雄伟,但却少了一份古朴,一份历史的厚重。
到得这里,身着绛红色服装的喇嘛随处可见,我从他们身边过,用力吸了吸鼻子,好像也没闻到异样的气味。他们的表情,也不像我想象中的那般古板、木讷。
据说,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宗喀巴是一世班禅和一世达赖的老师。为了纪念这个大师,1560年,修建了塔尔寺。藏名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佛身像弥勒洲寺”。
导游说,这个大师,就是我们汉族人眼中最早的活佛了。佛教认为,人的形体随时可能消亡,但灵魂永存,并在六道中不断轮回转世,活佛的转世却与普通人的轮回有着本质区别,活佛是超越了轮回,自愿下凡救渡众生的菩萨。导游说,如果有缘,说不定能见到活佛呢。
进得庙里,形态各异的佛像最多。导游教我们双手合十,从头顶至前额,稍作停顿,再至下颌,至前胸,然后打开双手,放置体侧。同时头微低,上身稍前倾。这是一个完整的拜佛动作。导游说,想拜就拜,不想拜就不拜,佛不会计较的。
好多佛像前,堆满了虔诚的游客捐献的钱币。有喇嘛专门清点整理这些钱币。据导游说,寺里喇嘛的日常开销全靠社会捐献,游客的这点捐献只是杯水车薪。庙里的一尊大佛像正在整容,据说是一个信客投资500万所为。塔尔寺是个很灵异的所在,它让很多人不虚此行,梦想成真。实现梦想的人反过来回馈寺里,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又进到一个寺庙,院中间迎面一大佛,佛身上沾满了各种面额的纸币、硬币。导游说,把钱放水中沾湿,有佛缘的人,便可以把钱币贴到佛像身上。我们眼看着一名没有佛缘的游客,钱币铿锵坠地。儿子上前试了一番,那钱居然牢牢粘在了佛身上。陷入“海拔门”的儿子乐得眉开眼笑,一扫塔尔寺2700米海拔带来的倦怠。我也乐了,活佛没寻着,却得了个有佛缘的儿子!
大大小小的寺庙走了个遍,只剩箭头所指的班禅行房处没看了。顺着箭头的方向看去,行房坐落在整个塔尔寺庙宇的最高处,有3000米的海拔了吧?活佛会住在那里吗?
白白的日光热热地炙烤着,随身携带的水早就喝光了。想要就近买水,寺庙的附近却没有商店。身旁,有喇嘛走过,我走上前,问他可有水?他热情地指点我,里面有水。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进一处院落。里面有不少喇嘛,显然,这是他们的居住处。我再次向一个喇嘛发问,他领着我,穿过一个廊道,几个自来水龙头赫然就在眼前,冷热水俱备!我赶忙道了谢,四个人一通牛饮。喝着慷慨馈赠的自来水,我想:这里的喇嘛不仅不木讷,相反还热情的紧,像他们天天念的佛一样,有副菩萨心肠呢。
喝足了水,几个人的气力又恢复了些。高高在上的班禅行房吸引着我们,我们决定向上,探个究竟。几个人吁吁作喘,爬上了最高处。放眼望去,整个塔尔寺尽收眼底。感觉人也凭空高大了几许。难怪班禅——喇嘛们的最高首领要住到这里。进了班禅的行房,房间倒有几个,都不大,不过是简单的床、桌、椅罢了。看来,潜心修行的人,一切都从简啊。便是首领,也不例外。
想来,人要是禁了七情六欲,生活原可以如此简单啊! 不见活佛,却也得了活佛的精髓,人啊,还是活简单些好啊。
青海行(五)寻找活佛的评论 (共 9 条)
- 虚妄的伊 审核通过并说 想来,人要是禁了七情六欲,生活原可以如此简单啊! 不见活佛,却也得了活佛的精髓,人啊,还是活简单些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