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报时间

2015-03-10 14:51 作者:喜欢听雨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直有剪报的习惯。在单位,每日来的报纸,草草掠过。随手把自己喜欢的版面,在那一大沓抽出。然后,安安静静地一张一张慢慢看,一篇一篇细细读。对于心仪的文章,剪下来,贴在集报册里,再三赏析!

难得半日闲。决心奢侈一把,啥也不干了,就看报纸。烧水,冲上一杯“正山小种”,芬芳香气弥漫开来,伴着我的读报时间

《人品风流》(作者罗强烈 《中国青年报》文化地理创刊号)。写北宋王安石苏东坡两位文坛巨匠,如何政治上相左,人格上相互倾慕,文采上相互欣赏。“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这是在神宗元丰七年七月,苏东坡去江宁拜见隐退后的王安石,二人相见甚欢,别后四个月所作。当时王安石得知苏东坡来拜访他时,竟穿着便服骑驴到船上来看望苏东坡。苏东坡也不戴帽子,赶紧作揖迎接道:“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道:“礼岂为我辈设哉?”一直以为,王苏因政见不合,肯定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其实差矣!在后来的“乌台诗案”中,有人欲置苏于死地,王安石道“岂有盛世而杀才士乎”,并没有因为是政敌而落井下石。唯一使用“特殊奏事权”,施以援手,“上以公疏方决。”真正救了苏东坡一命。君子惺惺相惜,何况“宰相肚里能撑船”呢!可见,多年来,我替苏东坡不喜欢王安石,又是多么的小肚鸡肠“不合时宜”啊!

《奇葩来了,诗歌怎么办?》(作者周倩 《工人日报》“家园”刊)提出了我一直想问的“诗歌怎么了?”的困惑。我不会写诗,但是喜欢诗。而如今诗歌诗坛“奇葩”的“著名诗人”的“著名诗歌”真使人不敢恭维。

“赵又霖和赵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

类似风格的“梨花体”“羊羔体”公然挑战诗坛。“好诗的标准是什么?”借艾青的一句话“诗歌的心灵的牧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得深沉……”不仅仅是带给诗人满眼的泪,也必然感动无数的心灵,并终究会引领诗歌创作的走向。

已经落下》(作者 韩乔生《人民日报》大地副刊)

“雪藏了一个

不愿被玷污

年一天天迫近

挤向所有的路

穿过陆海空安检

撑破网上订购的旅行包”

严重的雾霾、繁忙的运、网购商品的质量等等,信息量极大。

“雪已经落下

心情跟着出发

有谁能阻挡思想上路”充满了正能量。

《艰难的抵达》(作者 赵峰《大众日报》)“我们与佛擦肩而过的时候,看不到灵慧的招引;我们和放下有了太多的失之交臂;甚至,和佛撞个满怀的时候,我们也麻木地没有一丁点感觉。”道出了当代人的浮躁、匆忙和无奈。

《有多少青春留在别人的相册里?》(《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几篇文章,通过相册这个特有的载体切入,进入回忆的窗口,把十七八岁的青涩、激情、甚至不着调。“青春即便是走远了,但就像这些泛了黄,甚至不知遗落在哪个角落的照片,早就编入了我们的生命密码。”说得多好!使一大把年岁的我仿佛穿越到遥远的青春岁月,眼镜里有一些潮湿,心中些许酸涩。

就这样,翻看着、阅读着,欣赏着、感动着,一个上午过去了,汤色红亮茶渐渐清淡了。

窗外,阳光正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37473/

读报时间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