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在杭城——2003年浙江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年会侧记

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夜二十一点,天气有点凉。我告别家人,坐上了去杭州的班车,心潮澎湃。因为我要去参加一年一度的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年会。在长途汽车上睡觉,虽不舒服,还能将就。时间过得很快,车子很快到达杭州。时间已是第二天早上的三点四十分。叫一辆出租车,按照通知单上的地址,找到开会地点——金筷子大酒店。在门厅里一等就是四小时,着实化了一点时间。大门口的欢迎横幅已经挂出来。心里热乎乎的。
八点左右,四面八方的来宾们陆陆续续地前来报到。有一百多位医学科普作家汇聚于此,济济一堂。碰到温州医学院的几位老师,陪感亲切。前辈郭蔓茜老师,带来了她的最新力作科普书籍《用药咨询》,送给我一本,欣喜若狂。她是我母校的老师,重逢在这里,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她已年逾古稀,听力不好,身体欠佳,仍然活跃在医学科普的阵地上,这种活到老,干到老的精神值得晚辈学习。还有母校的张巨林教授、黄老师和王老师等等。他们向我说起老母校已消失,辛勤的园丁已分流,美丽的校园也给他校所用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流满面,获奖的喜悦也不能冲掉这份忧伤。那里曾是我读书的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没有了,心里很不好受。看来这个“阵痛”,是很难从我的脑海里消除啦。
报名登记处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作家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开会,会会老朋友,认识新朋友,交流新情况,热闹非凡。九点钟正式开会,本会主委黄良夫主委作了医学专业委员2003年工作报告。热情洋溢,硕果累累,这么多会员在繁忙的医务之余,辛勤笔耕,创作出大量的科普佳作,奉献给广大的读者。有的作家出书,有的发表了大量的科普佳作。还有的在史无前例的非典之战中,临危不惧,顾全大局,战斗在第一线,作出了不凡的业绩,有目共睹。如呼吸科专家刘敬东教授,就是典型的一个。他在抗非典之战中,成绩突出,获得特别荣誉奖。获一等奖的省肿瘤医院王定珠主任,不辞辛苦,深入调查采访肿瘤病人,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写成一本书,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她作为作家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听了之后,鼓舞人心。是的,医学科普是一件苦差使,坐冷板凳。苦了我一人,乐了千万家,同时,它又是一件崇高的事业。广大医学科工作者,不为名,不为利,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地科普第一线上,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生动活泼的科普作品,好样的。我接触到不少老作家,他们退休后,发挥余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毕生的经验整理出来,贡献给广大的读者。我听了之后,深受感动,获益颇深。
去年,国家颁布《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来确定科普的法律地位,给广大的科普工作者,打了一针强心针。国家对科普宣传越来越重视,用科普阵地来占领这块宝贵的阵地,反对那些反动、迷信、色情。科普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亲身感受到科普的作用和价值,深感科普工作者的责任之重。科普创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读者朋友看到的科普作品,普普通通的文字,却不知其中凝聚了作家们几多心血,几多汗水。社会越发展,科普工作也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老百姓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