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倒忙
帮倒忙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名为“帮倒忙”的脑子进水者,见邻家不幸火光冲天,便想帮忙灭火。他将自家的一桶汽油,大方地搬到邻家院中说:“给你灭火。”
现实生活中,不会有这样的“帮倒忙”,但善意帮忙,成了帮倒忙,却时有发生。
当年,刘邦攻进咸阳,约法三章、除凶铲暴、开仓放粮、慰藉孤寡,许多百姓牵牛拉羊、持肉送酒,来犒劳部队,希望这位刘青天不要走,留下做秦王。一位好心帮忙者,向刘邦献策:您应派兵把守函谷关,因那是从中原进军秦地的必经之路。刘邦认为此有道理,便接受这个帮忙。然而,也正因之,引来鸿门之宴,险些断送前程和性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吉凶相救,患难相扶。人生处于困境,若能得到他人帮助,当是不幸中之万幸。但对别人给予的帮忙,也应有选择的接受,否则,接受的帮忙就可能成为帮倒忙。
在刘邦夺取天下后,相国萧何就吃过一次接受帮倒忙苦头。汉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架亲征,萧何留守京城。刘邦疑心祸起萧墙,常派人回朝查看动静。萧何便张皇不安。一位门客帮忙,让他自污腐败,形成不想谋反篡权之迹象。结果刘邦班师,治萧何受贿罪,将其下入大狱。看来,对别人的帮忙,也应理智分析,应将所帮之事前因后果,及其周围相关各因素,作仔细斟酌辨析。凭此,抉择是否接受帮忙,或怎样接受帮忙。如是,接受的才是“雨中之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君子成从之美,不成人之恶”。真心帮助别人,是人类灵魂最美丽的热情和光辉。但帮忙帮到实处,起到效果,则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的艺术。
唐朝的刘文静案,是一起“六月飞霜”的大冤案。其实,在李渊决定杀刘之前,李世民帮过忙——替刘说情,为刘喊冤。但在客观上,却对刘被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仔细分析此案,我们得知,当时李世民尚缺乏客观分析现实之智慧,他没有看清父亲这是借刘的性命,敲山震虎,杀鸡吓猴——老子降儿子的威风。
李世民帮倒忙事例,似乎告诫我们,施于帮忙,也应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权衡利弊,预测结果。以此,选择最佳方案。如条件不成熟,客观不允许,则不帮忙较之帮忙更佳。否则,不仅不是雪中送炭,反而变成火中浇油。
能闻此道,并得此道,便是一种帮正忙之智商提升。
《水浒传》中,宋江撮合王英与扈三娘的婚姻,则是一次智慧的帮忙。王英因矮小貌丑被称为矮脚虎,也因讨不到老婆,急得下山抢女人。宋江将既比他武艺高百位,又比他漂亮强千倍的扈三娘嫁给他。宋江何以硬将此美丽天鹅,送入蛤蟆之口,笔者以为,宋江定是进行了深思熟虑——扈三娘既性格刚烈、勇猛无比,又是宋江的部下;矮脚虎既是她手下败将,对她又心爱有加;将来成婚后,扈三娘既可在丈夫面前,大展巾帼不让须眉之威风,又可得到一个顺从自己之男人。可见,宋江既能深闻帮忙之道,又能熟用此道。他的这次帮忙,在梁山弟兄中,也成为一段正帮忙的佳话。
注:刘邦与萧何故事,《史记》记载,刘文静案,《唐书》记载。
帮倒忙的评论 (共 7 条)
- 虚妄的伊 审核通过并说 施于帮忙,也应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权衡利弊,预测结果。以此,选择最佳方案。如条件不成熟,客观不允许,则不帮忙较之帮忙更佳。否则,不仅不是雪中送炭,反而变成火中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