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品山西人文.叹晋商兴衰

2014-10-27 20:28 作者:海韵联想(蔡明)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10月11—15日,《今日亚邦》编委会为提高通讯员的综合素质,拓宽视野,更加有力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组织了集团公司下属各产业公司的《今日亚邦》通讯员赴山西采风,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华文明的发祥地——晋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伙一下飞机顾不上旅途的疲惫,就驱车直取距太原85公里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县城——平遥古城。迎接我们远道而来造访的却逢一股强冷空气来袭,阵阵寒凉夹带着古城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让通讯员们一下体验到了山西深秋的瑟瑟寒意,但却丝毫阻挡不了采风的热情。

平遥古城作为中国的四大古城之一,具有2700年的历史,明朝时朱元璋为防北方匈奴入侵,在原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用砖石加固一直保留至今,其中部分土城墙依稀可见。古城内商业气息浓郁的明清古街、店铺、民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布局和风貌。那一砖一瓦都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遥远的故事,每一个物件都有它经历,每一幢建筑都在演绎着历史的变迁。

整座古城严整的街巷布局,四通八达,抬头可见的门楣与屋檐,斑驳的廊柱与木窗,到处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讯员们认真地听导游讲解,用心品味,用眼观察,用相机记录下一个个珍贵镜头,甚至用手去触摸那些历史所留下的沧桑。

日升昌——清代中后期中国第一家票号,被誉为中国首开先河的乡下银行,在全国下设分号35家。听导游讲它的库银鼎盛时期相当于清政府国库存银的百分之四十,曾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通讯员们听后心里都为晋商敢为人先的胆魄和经营上的睿智点一个大大的赞,真的是富可敌国啊!

现如今的日升昌每一个三进式宏伟穿堂楼院中央仍保留着一个石头打磨成的巨型元宝,似乎还在述说着老宅子昔日的华荣。当时富商巨贾们都云集于此,平遥古城也被誉为清代中国的金融中心。可惜曾经的辉煌早已繁华落尽,讲解员绘声绘色的描述多少给人一种落寂后的伤感,怎么也无法想象这座院子里曾上演的金融传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堪称中国最大古民居建筑风格的代表,山西各大晋商大院之首的王家大院,使通讯员们领略了其依山就势,层楼叠院,气势宏伟,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巧布其间维妙维肖,整座大院历经几代人的心血规划完成,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不失南方建筑的秀美灵性,给通讯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和日升昌票号一样不免让通讯员们感叹晋商的兴衰沉浮。

在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乃“晋祠”也。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苍翠的树木掩映之下交相辉映。清澈见底的难老泉泉水蜿蜓穿流,彩绘的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还有堪称三绝之一的齐年柏镶嵌于祠庙殿宇之间,使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在一起,让通讯员们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采风组一行沿途还游览了建于1500年前北魏时期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1400年前北岳恒山第一景的悬空寺,叹为观止的同时更为古人巧夺天工的智慧和不辞劳苦的付出所折服。在佛教圣地五台山,巍然矗立的白塔,鳞次栉比的殿宇,通讯员们以游客身份置身其间,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敬香拜佛,许下美好心愿。

民间自有“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的说法。足以可见三晋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最早佛教文化的传承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对华夏上下5000年文明古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此次我们通讯员采风组虽说只是触及了其人文、历史、景观文化的冰山一角,但也却是收获颇丰,从一个点一个侧面了解到晋文化的久远、厚重和博大。更主要的是采风活动让通讯员们再一次穿越了历史,长了见识,开了眼界,身心受到了洗礼!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03461/

品山西人文.叹晋商兴衰的评论 (共 11 条)

  • 心静如水
  • 听雨
  • 雪儿
  • 低吟浅唱999
  • 五香豆666
  • 荷塘月色
  • 晓晓
  • 虚妄的伊
  • 醉死了算球
  • 纤纤柳絮
    纤纤柳絮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并推荐阅读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采风组一行沿途还游览了建于1500年前北魏时期三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1400年前北岳恒山第一景的......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