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死且由他

2014-10-13 12:30 作者:小河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漂流瓶,漂来了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生死?”

一个很哲学的问题,我陷入了沉思中。

相对于自然的出生,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死亡。想起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给我讲的他亲身经历的几个故事

故事一:

1983年,老人的母亲病逝,在母亲的葬礼上,他的两个妹妹,一个供上了母亲生前吃的各式饭菜,一个奉上了母亲生前爱吃的各种瓜果,然后,至亲们轮流发言,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哀悼。

老人上初中的小女儿问老人:姑姑们做了这些菜,买了这些瓜果,奶奶能吃得着吗?咱们给奶奶说的那些话,奶奶能听得见吗?我们做这些事情,有什么用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老人说:这让我思考,我们为母亲做的这些事,是活着的我们需要,还是逝去的母亲需要呢?在母亲生前,我们是否在老人家需要的时候,做了我们能够为母亲做的事情?

故事二:

一日,老人去墓场祭奠母亲,看见一个三十五六的中年男子,一手抱着骨灰盒,一手拎着收录机,收录机里,播放着邓丽君的歌。男人一脸伤悲,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跟在他身后,一边走,一边抽抽噎噎地抹眼泪。

老人奇怪:怎么会听着歌送别呢?

男人告诉老人:死去的是他的妻子。妻子生前喜欢听邓丽君的歌,家里穷,买不起收录机,妻子总到邻居家听。妻子离去了,他特地跟邻居借了收录机,用歌声送妻子离开。

天飘着清冷的,男人身上的棉袄破了,绽开的棉花袒露在风雪中。

放眼望去,一地的白雪。邓丽君甜美的歌声,在纯净的白雪中飞扬。

老人想:对于这个妻子,死亡,是不是也是一场美丽的别离

故事三:

偌大的墓场,石碑林立,一排排,一列列,寂静无声。老人行走其间,在一座碑前停下。

是碑前的一幅照片,吸引了老人的目光。

照片上两张年轻的面庞,青年少,朝气蓬勃。碑文显示,是一对小夫妻。才二十出头,怎么就死了呢?

老人去了墓园管理处,了解了他们的故事。

小两口均是大学高材生,毕业分配到市机关工作。两人结了婚,感情很好。由于单位的福利房还没定,两人便租了间狭小的平房住。天冷,生了煤炉,门窗紧闭,结果一氧化碳中毒,双双辞世。

消息传出后,亲朋好友无不扼腕叹息。双方老人决定,将两人同炉火化,同墓合葬。

这却超出了墓园管理处的权限。在此之前,管理处从无合化共葬的先例。

被双方老人坚定的态度打动,墓园管理处向上级申请,为小两口破了例。

在烈火中,两人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烈火中,他们,得到了永生吗?

因着两个人的共死,两个家庭,也紧紧地联系到一起。每年清明,双方的亲朋,都会来墓前祭扫。

偌大的墓场,数千座坟墓,合化共葬的,仅此一座。

年轻的容颜,灿烂的笑容,定格成永恒

故事四:

1954年,老人从朝鲜战场凯旋。当时军区有三千多名军人等待转业。老人熟悉的一位姓谢的战友,也在其中。

谢战友二十有五,仪表堂堂。正逢日,天气热,谢战友和其他几个战友一起,去河里洗澡,没想到,就此赴了黄泉。

部队查看谢战友的档案,发现他亲友一栏,只有个未婚妻。便找到未婚妻,让她到部队来一趟。

未婚妻赶到部队,得知谢战友的死讯,当即昏了过去。经过抢救,未婚妻苏醒过来。

她找到领导,问他是怎么死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谁能证明?领导一一作了回答,并带她去了现场。

她呆了一晚。第二天,她向领导提出了一个请求。说她临走前,想在他落水的河里洗一次澡,在同一时间,让曾经陪同过他的那些战士陪同她。

领导同意了她的请求。她一身泳装,曲线柔美。青春的肌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他入水的那个时刻,她纵身跃入水中,像一条美丽的鱼儿,在水中自由地徜徉。她游到了他被河水带走的那个所在,向岸上瞩目她的那些战士挥挥手,就此沉入水底,再不见芳踪。

她用他的方式,追随他而去。她与他同龄,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再有一年就毕业。

她走后,军队领导在她留宿的旅馆,见到了她留下的一封信。信里说,他和她是中学同学,相恋数年。他打完了抗日战争,又打解放战争,她的心,老为他揪着。新中国成立了,本想在一起,他又去了朝鲜战场,她继续为他揪着心。好容易盼到他凯旋,要转业了,她也要毕业了,两个人可以在一起了。没想到他却抛下她,独自顺江东去。她的心,不再揪着,而是,随着他去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故事五:

老人有个好友,是老人的老上级。好友喜好吸烟,身体不好,有严重的哮喘。医生发出警告,好友不为所动,依然烟不离口。一日,两人凑到一起,好友一边咳嗽气喘,一边吸烟不止。老人看得心疼,问好友,身体能受得了吗?

好友默不作声。

一支烟燃尽,两人走上一座桥,桥上杨柳依依,桥下流水潺潺,好友忽然来了兴致,说:“我给你唱段戏吧。”好友是个戏迷,有一副好嗓子,唱得一口好戏。

“好啊”,老人欣然同意。

好友亮开嗓子,唱了段《淮河营》,“……在长安是你夸大话, 为什么事到如今耍奸猾, 左手拉住了李左车, 右手再把栾布拉, 三人同把那鬼门关上爬, 生死二字且由他。”

唱到此,好友戛然而止。老人心中一热,明白了好友的生死观。

对于漂流瓶的提问,我的回答是:“有生必有死,有死才有生。生时自由,死时自在。生死且由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99994/

生死且由他的评论 (共 9 条)

  • 纤纤柳絮
  • 心静如水
  • 雪儿
  • 荷塘月色
  • 剑客
  • 雪灵
  • 读书不求甚解
  • 雪山飞鸿
  • 冬韵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