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动脉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秋意浓浓,长夜渐凉。
9月24日凌晨1时,在凯里至普舍寨区间的龙头河施工现场,凯里工务段凯里线路巡养工区职工何小林扬起安全帽,抹一把额头的汗水,甩了甩敞怀的衣襟,边抬眼望着天空,边和自己身边的工友玩笑,“这个秋夜还真热,一点也不凉爽呀!”
秋夜漫长,其实有些微凉,持续的夜间作业,该工区职工已经开始冒汗了。他们在夜幕下,在天窗点内鏖战,为大动脉安全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这群职工有20余人,他们主要负责工区管辖内线路养护维修。今夜里,他们的任务是胶垫调正、拉杆整治、清筛板结道床。这样的天气里,他们迎着秋风,顶着黑夜,不辞辛劳穿梭在大山深处线路上,对“责任地”里的线路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整治。
在采访中,每个职工对施工作业都有不同的描述。作业人员说,线路维修作业,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一拧黄背心,就是一碗汗!清筛更累——弯腰、屈膝,连干半小时,半天难直腰。防护员说,秋夜里捣固作业,机械轰鸣噪声太大,安全是最大的风险,我们必须时刻集中精力,保持通话联系,未雨绸缪保安全。青年职工杨光成告诉笔者,去年的这个季节,秋风阵阵,他和工友在河口隧道内涂油,突然感觉头有些晕,仍然咬着牙没有吱声,只是用随身带着的矿泉水淋淋头部,满头湿漉漉又继续工作起来。工长说,沪昆铁路湘黔段进入了集中修,做好线路前期整治,职工付出更大,也更累了,特别是作息时间颠倒了,夜间作业,风险要比白天大多了。而每年秋季,都会打响集中修攻坚战,我们不得不加强线路维修整治。前阵子大雨不断,后来有烈日暴晒,一道秋季,道床板结了,我们必须在集中修前清筛完毕,才能为集中修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施工任务期到必成。
笔者在与工区职工的交谈中,他们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挚爱的两根钢轨。今年入路的一位高职生说道:“夜间作业虽然困难比较多,但是我们工区的线路总得有人来养护。如今,我们已经慢慢开始适应了,一个晚上不干活反而心里不自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现场,夜间跟班的段机关干部一再嘱咐工长,要科学安排作业计划,严格执行“红线”令,要把劳动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安全提醒制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施工作业。
在与工区职工接触交流中,笔者发现这群人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有的只是老黄牛的埋头苦干与钢轨、砼枕、石砟的默默无闻。为了线路安全畅通,他们星夜上路,伴着朝霞归来,秋风亲吻过他们那朴实的脸庞,吹拂过他们那坚毅而弯曲的脊梁。线路工生涯,皱纹过早地爬满了他们的额头,皮肤逐渐变得粗糙黝黑。他们用那长满老茧的双手拆卸螺栓,更换钢轨、道岔,不辞辛劳地清筛道床,美化线路。为了大动脉的安全畅通,他们无怨无悔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就是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漫漫长路上,用平凡书写青春,用脚步丈量钢轨,用爱心呵护钢轨,用责任铸就平安,他们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工务人的精神风采。